通脹的定義是物價水平持續、快速地上漲,所以對應的通縮就是物價水平持續的、快速的大幅下降。可能有朋友會問,通脹會讓我們的錢越來越不值錢,那通縮和通脹正好相反,那豈不是會讓我們的錢越來越值錢?難道通縮不是一件好事嗎?
通脹也不是對所有人都不利,通脹對于借錢的人,對于負債的人來說是相對有利的,為什么?因為通脹會把它的債務從本質上會消掉一部分。而通縮與通脹正好相反,通縮對于放債的人,也就是把錢借給別人的人、債權人來說是相對有利的,而對借錢的人、債務人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為什么?如果現在處在通縮,你年初的時候向外借出一百塊錢,這100塊當時能買5袋大米,可是到了年底收回本金的時候,這100塊錢的價值可能超過了年初那一百塊錢,你可能沒準能買5袋多、6袋大米甚至是7袋。
所以債權人相對是有利,但是對于借貸的人來講,他實際上要還的本金和利息就要高得多,所以通脹、通縮對于債權人和債務人他們的影響正好是相反的。
通貨緊縮的危害
第一個方面,就是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持續下降。當商品的價格、服務的價格持續下降的時候,一定會造成企業收入不斷地下滑,甚至連成本都收不回,從而會導致企業破產,大部分企業為了縮減成本,面臨收入下滑時都會選擇裁員,老百姓很多人會失去工作,失去工作就要失去收入甚至沒有收入了。
老百姓沒了收入就沒有了消費愿望,消費的疲軟又會進一步的使物價繼續下跌,所以通縮往往會陷入一種非常麻煩的惡性的循環,通貨緊縮也往往出現在經濟大蕭條的時候。
第二大危害,通縮還表現為資產價格的持續下降,包括股票、房地產,包括企業的廠房設備,企業本身的市值,它的資產的市價持續的下降。
如果企業的資產,企業的股票,企業的廠房設備,企業的土地等等這些資產出現持續的下降,那整個企業的情況也是非常危險的,甚至會出現崩盤,尤其是對于那些大量借債、高負債、高杠桿的的企業。
所以第一點商品服務市場的通縮和第二點資產價格的通縮,它們是相伴而生的。經濟萎靡,股市自然也不會好,股市的消沉,就會導致企業資不抵債,形成負資產,個人也會出現負資產。
個人出現負資產,企業出現負資產又會造成企業無法繼續投資,個人無法消費,最終又會導致商品市場和資產市場的進一步的通縮,形成一種惡行的循環,要遏制這種循環往往要費很長時間,而且極其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