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的競爭壓力大不大?
美國留學的競爭壓力比較大。假設學生要到美國去本科課程,選擇的是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或者普林斯頓大學。因為這些學校都是頂級院校,每年慕名前去的學生不計其數。而每一種專業在各所學校看來都有學員數量的指標,想要在如此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顯然不是那么容易,何況學習成績和語言成績也給學生們帶來了壓力,由此可見競爭壓力之大。(www.wwmj05.com)計算機專業在國內985讀研比去美國留學的壓力,哪個更大?
去美國留學壓力更大一點。去美國留學的話,費用太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國外競爭壓力太大,所以赴美留學壓力更大一點。
出國留學會讓你體驗不同的文化和進行思想的碰撞,包括新舊傳統和習俗,還可以遇到許多不同背景的人。
美國留學競爭壓力大嗎?
美國留學競爭壓力大。有人愿意到澳洲去留學,有人愿意去英國留學,有人愿意去加拿大留學,也有人愿意去美國留學;而且綜合來看,去美國留學的人是更多,原因是美國的高等院校更多,質量更過關。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全球各個國家的學生都有到美國留學的打算,以至于讓美國各大學校的招聘名單人滿為患,即使是在高要求的前提下,同樣會形成很殘酷的競爭關系。(www.wwmj05.com)很多人都有留學經歷,那么留學生在美國的生活是什么樣的?
國際學生在美國的生活是怎樣的?這個問題有很多不同的答案,所以我寫的更多的是我自己的私人感受,希望對你有一些幫助!
作為一名在美國留學的本科生,這將是興奮和沮喪的強烈混合的一種體驗,我想說美國留學生的生活不是你想的那樣!其實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不管你在哪所大學,它都可能令人失望。許多外國學生在被密蘇里大學錄取后得知自己不在紐約,感到很驚訝。在外面比較不一樣的是,他們的同學都不是紐約人,可能來自全世界各地。他們可能對您的國家、種族、宗教和民族有愚蠢的假設,并且會以問題或粗魯評論的形式分享這些觀點。?
與此同時,還會有很多令人高興的事情發生。 正如我在另一個答案中所說,食物、鞋子、床單、垃圾袋的質量和種類——既令人興奮又令人難以抗拒。對于每一個說出你必須努力不哭的愚蠢的人,就會有另一個善良的人,或者很高興認識來自你國家的人。
作為一名在美國學習的研究生,你的生活將與本科生截然不同。你所在部門的學生圈子會小很多,他們會更愿意接受你作為朋友,因為你對你的學科的興趣是一種共同的紐帶。 但是一旦你離開校園,你就會遇到和本科生一樣的問題。
對于專業學校(法律和醫學),是完全不同的。 學習通常有超過 100 名法學碩士。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研究生)每年的學生。 他們與 JD(普通法學院)學生一起學習大部分課程。 他們可能有論文或特殊課程,其中他們是大多數學生(通常是兩國之間的比較法課程)。 這些學生幾乎總是被要求擁有所在縣的法律學位,而不是與受教育程度較低的 JD 或醫學生在社交上混在一起。 他們經常選擇住在國際學生宿舍(如果有的話)或校外公寓,特別是如果他們有家人一起來的話。
美國留學生活的自由與壓力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去美國留學,雖然將要面對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但是留學生活才是你的全部,因此對你影響比較深的是美國大學的生活,那么美國大學的生活是什么樣的呢?MVP學習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美國大學生活盤點:自由與壓力并存!學生選課的高度自由和自主
美國學生選課是完全取決于自己,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經濟情況選課。所以,沒有統一的班級。即使必修課,你也可以自由選擇修讀的時間。也就是,學生只要學分符合專業計劃的要求,選課的事情就完全是學生自己做主了。
但選課自由不是沒有限制的,首先,你選讀的專業大綱限制了你的選課范圍是有限的。學校和有關的系科只規定某個專業的必修課程和公共基礎課程,專業計劃里主要為選修課。
其次,你的選課要受到最高和最低周學分數量的限制。學校規定全日制學生(fulltime)和半工半讀學生(parttime)每周要選的最低和最高學分。全日制一般最低為每周16個學分;半工半讀一般最低為每周6學分。但超過了一定的上限,學生選課的費用將上浮。也就是,在某個學分數量之內選課,學費最合算。這樣,學生的自由被有效的規定了一個范圍。
其三,你的選課還有某些先決性限制,例如,沒有通過大學英語2級,你就不能選修3級。由于電腦聯網操作,使得這一點做起來非常容易。
選課的壓力
所有學生必須自己關心選課的時間和地點,如果不留心,你很可能錯過選課機會。更重要的是,許多好的課程還必須早點去注冊,否則人數滿了,你就無法選上。只好等下一學期開課。而下一學期該課又不一定開設,即使開設,你也同樣可能碰到選不上的危險。
學生的權利
學生交了學費,不是進電影院買一張門票,在里面,只要有電影看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學生交了學費之后,就有了許多的權利。例如,免費使用教學設備的權利。學校的電腦房是免費開放的,甚至打印機也免費供應。所有電腦房都可以免費上internet網絡。學生只要注冊了,不管你是全日制的,還是半工半讀的,都可以申請一個免費email帳號。學校有時候考慮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學生用計算機比較緊張,于是就晝夜開放機房,并且也是免費的。
其他教學資源也是這樣。例如,學校非常高檔的電影剪輯設備,錄象多制式翻錄設備,任何學生都可以去使用,攝象機也可以免費租借。除了開學一次性交費之外,學生從來沒有再交費的。
沒有想到,我們國內就不一樣了,交了學費之后,除了可以免費聽課和借幾本書(書還都是破的!)之外,沒有任何免費的服務可以享受。上機房,要錢!在機房要穿鞋套,交錢!看音像,要錢!申請email,要錢!甚至補考,要錢!開舞會,要錢!看電影,要錢!學生補考,交錢!有的學校甚至對補考的學生只要交錢,就把試卷和答案一起交給學生,這還考不出?!有時候想:為什么在金錢萬能的資本主義社會里反而做得到維護學生的權利呢!?我們的學生真可憐,除了思想政治工作和課堂上教師的嘶喊之外,什么都享受不到!
學生的艱難
在美國讀大學非常艱難。因為18歲成人了,許多人要獨立,就半工半讀。非常辛苦。沒有幾個學生可以在晚上12點之前睡覺。必須不停地做回家作業。一個學管理的學生還只是讀一年級,他居然已經交了500多頁的作業(都是打印出來的,doublespace兩倍行間距)。我們的學生大學四年能夠寫100頁已經異常了!每位老師每次上課都會有作業要求。學生別想空手來聽課。
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從來不馬虎。作業再多他們也會認真完成。有的學生甚至會花許多精力和時間去準備,提高自己的作業水平。有一個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發言質量,她居然花了幾百元去買音像資料,然后自己編輯,來配合自己再課堂上的發言。這反映出,學生的責任心非常強。對比之下,我們的許多大學生交作業簡直就像上刀山下火海,有的時候交上來的作業居然像草紙那么糟糕。上面橫七豎八亂畫幾百個字,就算作業了。
得到老師的b以上評價,他們會感到非常自豪。要是不及格,他們覺得非常難堪,臉上無光。但我們有的學生就不一樣了(極個別的),考10分,還不覺得臉紅。我發現,美國老師會非常嚴格地要求學生,決不輕易給a以上的成績。你那么容易拿a,說明我這個老師的水平太差了。但我們國內有時候有的老師對學生要求太低,有的老師居然給班級95%以上的學生打優秀!簡直鬧天下之大笑話
社團活動
參與社團活動是結識朋友,娛樂,增強自信,補充學業知識的最好途徑。校園內基本上有三種社團:學術型,社交型和特殊興趣型。對特定學科有興趣的學生可參加學術型社團,例如建筑學社團,英語社團,圣經解讀社團或讀書會等。喜歡與他人分享經驗或組織小型活動的學生可以參加社交型社團,例如體育運動社團或海外學生社團。海外學生社團常舉辦接待家庭體驗,野餐,烤肉,聚餐,國際文化晚會等活動,讓國際學生互相交流,了解不同的文化,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參加中國同學會則不失為消解鄉愁的一個好辦法,尤其是在中國人不多的偏遠鄉鎮求學的同學,參加中國同學會更是難能可貴。大家可以吃吃中國菜,互相鼓勵,交換信息。中國同學會也經常舉辦中國文化晚會,把中國文化介紹給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同學。特殊興趣社團是由對特定議題共同感興趣的學生所組織的社團,例如環境保護社團,學生聯合國等,這些團體會舉辦活動,發表他們的看法和將訊息發布給其他學生。美國高等教育的理念出了注重培養學術人才外,也很重視與社會的銜接。
社團組織可以說是社會的縮影,反映社會的運作和規律。學生可以通過參與校園活動,培養個人領導才能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校園活動往往造就社會上接觸的領導人,許多社會潮流也是從校園開始的。
社團活動是學生得到幫助及交友的良好途徑。參加社團擔任社團干部,可以訓練領導和組織能力,對將來踏入社會很有幫助,在履歷表上增列幾項比較特別的課外活動,也會增加履歷表的內涵。
體育活動
體育是美國校園的大賽。美國人對體育的狂熱堪稱世界之冠,尤其是籃球,美式足球和棒球。美國大學校際比賽是由美國大學體育聯合會(ncaa)組織的。ncaa運動的錦標賽每年分三季舉行,每一季舉行不同的球賽。美國提倡運動員精神,爭取個人和團體的榮譽,發揚忍耐堅持及積極進取的作風。美國大學校園有各式球隊,校園體育在美國被全國的觀眾所關注,全美頂級的大學足球隊聯賽,往往一票難求,其風靡程度,只有親眼見到才能相信。
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不僅培養個人榮譽感和自我挑戰精神,還可以從中學習團隊合作。團隊運動需要與不同種族,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學生可以從中學習到與不同民族的人融洽相處,并提高尊重他人的修養。
出了球隊比賽以外,為球隊加油的樂隊,旗隊,啦啦隊等的表演也非常壯觀,出色,頗具專業水準。有時來自不同學院的兩個隊伍之間的競爭,會使校園充滿活力,運動員精神和競爭受到鼓勵,強烈的榮譽感伴隨著啦啦隊,他們與自己學院運動隊共同分享勝敗。美國學生把自己融入學校運動中,看球賽和與朋友討論球賽等是美國人重要的社交方式,也是美國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團隊運動以外,美國多種不同地理環境產生的優厚條件提供了許多體育活動機會,例如騎馬,攀巖,劃船,滑雪,飛翔,跳傘等運動。與美國朋友一起參與這些活動,對融入美國生活很有幫助。
藝術活動
美國文化極重視藝術天賦的充分展示和個人創造力的充分表達,也積極鼓勵自我表現(self-expression)。學校為鼓勵藝術表演和創作,提供不少經費和人力資源支持這些活動。在美國校園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藝術活動,例如戲劇,音樂,舞蹈,美術等。美國大學設有專業的表演場地,畫廊和藝廊。藝術展覽受到藝術愛好者的歡迎,這些展覽展出專業藝術家,老師以及學生的繪畫,雕塑等作品。戲劇也是一種受歡迎的藝術形式,學生用傳統戲劇,現代實驗性戲劇,啞劇等不同方式演出。戲劇系每年推出幾部大型戲劇,由師生共同演出。演員,服裝設計師,布景道具設計師和燈光師都由學生擔任。
幾乎每個學校都有交響樂團,合唱團。學校的樂隊經常在體育比賽和校園活動現場演奏。學生自組樂團在校內表演是常見的事,流行音樂藝術家和藝術團體也經常來代校園演出,為校園增添藝術色彩。大學往往帶動社會藝術音樂潮流,也是藝術家的發源地。
校園活動
美國學生追求讀書和游玩并重。星期一到星期五,他們認真用功讀書,上課時聚精會神的做筆記,熱烈參與討論;到了周末,雖然作業和考試很多,卻不放棄調劑身心。星期四晚上俗稱“小周末”,因為許多人星期五沒有課或只有半天課,比較輕松,所以就開始聚會,在一起輕松同樂。周日有許多由各個同學會和社團舉辦的免費“學間休息活動”(study breaks),準備了食物和飲料讓大家在讀書勞累的時候放松一下。
美國校園經常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包括食品,音樂,游戲,體育,各國文化和其他活動。例如學校每年主辦校友返校(homecoming)活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籌備,并隆重慶祝。傳統慶祝活動包括球賽,游行,音樂會及選拔“返校之王”(homecoming king and queen),十分熱鬧。另外一項重要的校園活動是職業展覽會(job fair),每年多次在校內舉辦,由學校的就業輔導中心(career development center)聯系許多大公司到校招聘即將畢業的學生。許多公司都設立向學生提供訊息的展臺,讓學生了解該公司的情況,以爭取優秀學生畢業后加入。職業展覽會是學生了解各個行業和求職的好機會。
到美國除了學習知識,攻讀學位外,最重要是能在這幾年寶貴的時光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聞,體驗生活并自我成長。因此,參與課外活動充實自己與求學同樣重要。校園活動提供機會,使學生得以相互結識并建立長久友誼,體驗美國校園生活和聯系英語。這些活動對學生在校學習和將來步入社會取得成功很有幫助。如果已經決定到美國的大學學習,莫忘盡可能多參加校園里的各項活動。
美國留學所需要面臨的學業壓力及解決辦法
語言問題和學業壓力,往往是初到美國的留學生面對的第一波沖擊,尤其是有些大一的基礎課程,難度卻不像說的那么簡單。比如大家都要學的學術寫作課,經濟學專業的Macroeconomics、商科的 Financial Accounting,、計算機的C語言等,對于許多留學生都是非常 challenging 的課程。另一方面,很多學生在選課前對于自己要選的課程一臉茫然,只是單純的因為需要或者興趣使然,入了那個坑之后發現:啊,果然是個大坑!
不該躲的躲不掉,該來的總是要來的,有些困難的課程可以用別的相對簡單的課替換掉,但是有些就是自古華山一條路,只能迎難而上。
這一類課程很多,我們以最常見的學術寫作課為例:對于 non-native speaker 的留學生來說,單詞和句式的壁壘會造成學習時 reading&writing 的雙重困難,而essay寫作講究的學術化詞匯及表達方式,無疑更是把寫作的難度又往上提升了一個 level。
TOEFL/SAT的寫作部分更像是應用文寫作或者固定格式的的寫作,只要能自圓其說就OK了,but essay寫作就更復雜了,它面向的是寫作邏輯和學術思辨的難度大升級。從Research、Intro、Structure、quotation、discussion 一直到conclusion,全部需要學術的思維和方式。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essay寫作可以說是萬課之母,essay writing 這關過不了,稍微高階一些的課程很可能就直接不讓 enroll。
所以大家一定要對 essay寫作 重視起來,盡早的把絆腳石變成墊腳石,站得更高才能擁抱美好明天。
解決辦法來啦!
首先,大家要利用好學校的資源,這里推薦 writing center。writing center每所大學都有,不過需要學生提前預約。在 writing center,學生可以得到老師的指導與幫助,如此優秀的資源一定要好好把握。老師幫助修改 essay 的語法、語序和邏輯錯誤,對于英語非母語的留學生來說非常有幫助。
對于初到大學學術寫作存在困難的新同學而言,去 writing center 更是多多益善,相信你的每篇 essay ,那里的老師都會幫你修改出來一大堆錯誤和可優化的地方。反正不少學生第一次去完 writing center ,出來都感覺自己是個文盲......
第二,在閱讀別人的 text 或者 essay 的時候,不要只讀個意思,因為這樣看完很快就忘了,沒什么幫助。正確的方法是要多總結別人的寫作技巧,其中可以著重看一下文章結構,有沒有明確的 Intro-body-conclusion 等。長期積累,這些技巧都會被你慢慢吸收的。
對于文章中的一些用詞,這也是我們看文章的重點注意對象。記錄 native speaker 地道的表達方式,比如表達“但是”,你是不是就只會用 but 這一個詞,然后導致你的 essay 滿篇都是 but、but、but,而其他人則用了不同的詞匯來表示,不僅用詞豐富且體現了細微的意思差別。
去美國留學難不難?
留學當然是越早準備就越好的,因為你要準備的東西還是很多的。首先是你的專業課成績,至少要達到80%以上,最好是能達到85%。
其次是你的GT考試成績,商科考gmat,文科理工科考gre,其中gmat最好是能考個700分,gre最好是320以上,托福盡量考個100分,分數達到了,你能申請的學校范圍也就廣很多。
另外非常重要的是你的實習和項目經歷,最好是從大二就開始準備,做一些有質量的實習和項目。
最后非常重要的就是你的文書,因為你的文書是能直接反應出你的能力和特點的。一定要找專業的機構幫你做。
最好是現在就定好留學機構,因為越早定好,老師能幫你的就越多,到時候申請名校就越順利。
申友DiySmart是咨詢機構,不會跟國外任何野雞大學合作,主要幫你們提高GT成績,提升背景,致力幫學生申請名校!
去澳洲留學還是美國留學好?
我在美國讀的MBA。跟澳洲相比,說說我的感受。美國留學學術壓力比較大。美國的很多大公司招聘時也特別看中申請人的專業,學校等等。美國的機會特別多,美國商業高度發達,尤其在紐約,濱州,波士頓,洛杉磯這些大城市,工作機會特別多,工作節奏也特別快。如果選擇去美國留學,要特別努力,工作特別勤快。
在大城市有很多賺大錢的機會,但消費也特別高,如果特別努力,工作特別勤奮抓住機會可能能做的特別好,收入特別高。在大公司工作年薪40-80萬美金都很正常。但工作壓力也特別大。如果不努力讀書,不勤奮工作,可能因為一個疏忽就錯過了賺大錢的機會。當然如果選擇做很多普通的工作就容易的多,每個月5000-6000美元的普通工作到處都是。
在美國留學,學校選擇也特別多。很多學校也提供非常優厚的獎學金。拿到獎學金,可以學費全免,另外每個月還能有一定的生活補貼。
但對外國學生來說,想在美國做很多高薪工作,首先必須拿到H1B工作簽證。有的學生即使工作很努力,也需要抽簽才能拿到H1B,這對很多留學生來說非常難,另外拿到H1B等綠卡需要7-8年的排期。
和美國相比,在澳洲留學的好處是,可以選擇一些職業類學校上學,比如可以學習酒店管理,上學期間就可以在大型酒店實習,工作。這類學校學術壓力非常小,過去后,一周只需要上一天課,其他時間都可以合法打工。而且這些職業類學校學習的課程更有利于找工作,包括將來申請移民。
和美國相比,澳洲的就業范圍沒有美國那么寬,就業的領域比較窄。澳洲和美國的工資水平相差不大。在澳洲,很多藍領的工作工資遠遠高于白領。
在美國留學的心理壓力到底有多大
要看你個人的目標在哪里。相對而言美國的高中比國內的要輕松,能有較多的時間接觸社會,但大學要比中國的要壓力大得多。在美國高中,壓力相對不大,但如果你想要進TOP50的大學你也要很努力,對待每次的功課和考試都不能馬虎,還要有很多的社會實踐。美國的大學更加不用說,比國內的重點高中壓力還大,分分鐘畢不了業,或是被淘汰重讀。不過,你也可以一樣游游玩玩過,隨便考個大學,其實美國普通的大學很容易進,就當出去見識見識。這些都是看你有怎樣的人生定位了美國留學壓力大還是英國留學壓力大
美國留學壓力大比英國留學壓力大學制
英國的學制是本科三年,碩士一年;美國通常是本科四年,碩士兩年。所以完整取得碩士學位,英國花的時間要少得多,是圖快捷人士的選擇。但大家也不難猜想,在這樣的學制安排下,兩國學生的體驗及學位的含金量是有較大差別的。
總費用
英國的費用略低于美國。在不考慮任何獎學金的情況下,國際學生在英國留學的成本是1.5~2萬英鎊(相當于2.4~3萬美元)/年;三年就是4.5~6萬英鎊(相當于7~9萬美元)。美國的私立學校在2.5~4.5萬美元/年,四年是10~18萬美元;公立學校稍便宜一點,在1.5~3萬美元一年,四年就是6~12萬美元。
申請難度
同樣質量的學校,英國的門檻無論在推薦信、學術背景要求都比美國低一些,或者說更加靈活一些。而且英國很多學校都提供各種形式的預科,可以念一年再升本科。預科的門檻更低。總的原因是英國學校全部是公立學校,資金方面不寬裕(甚至窘迫),因此很熱衷招收留學生(對國際學生征收的費用依法高于英國本土學生)。這個結果就是:英國的中國學生素質更加參差不齊。
擇校及中國內地對學位的認同
選擇什么學校好呢?當然是越出名的學校越好了。不要迷信特定年份的排名,因為它變來變去。更不用專注你所在的專業的排名——對于本科生而言,這和你關系不大。主要看歷史知名度。這里,英國被世界公認并在中國知名的好學校比美國要少得多。最精英的兩所,牛津、劍橋,其他的包括倫敦經濟學院、Warwick、帝國理工、UCL等都列于第二梯隊,再就是曼徹斯特、謝菲爾德、蘭卡斯特、紐卡斯爾、Durham、Bath等大學, 都是不錯的學校。其實除了牛津劍橋外,英國其他學校之間的差別是比較小的,很同質化。作為中國學生,選擇的標準無非是在國內知不知名。
關于學位的認同。如前所述,由于英國學制較短,門檻沒那么高,所以現在內地對英國學位的認同度不如早些年了。每年的就業市場上有大量的英國留學生。這時比較看重的就是兩條:一是排名盡可能靠前(譬如Warick、帝國理工、UCL等),二是畢業成績一定要好(考慮到近年來英國大學發放學位等級越來越水,優秀學生應該取得FirstClass Degree;至少不能低于2:1)。由于近年來從英國留學回來的人巨多,所以大家對英國學位越來越了解,也越來越苛刻了。
美國學校的名譽度和認可度高于英國很多, 從各種全球大學排名情況就可以看出美國的實力。基本上美國前五十的大學都是質量非常高的大學,社會認可度非常高;在排名前二十大學的本科畢業,基本都可以自動被認定為“精英”(相比之下,對英國留學生就會有更多的疑問)。這里還要額外提一下的就是美國有university和college之分。 University就是綜合型大學,全面并且注重學術科研;college就是文理學院,更注重教學,許多美國中產及上層精英都選擇就讀college(譬如希拉里畢業于Wellesley College)。 College的特點是教學水平高,美國人很認,但在中國內地知名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