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是不喜歡本科專業,或者為了就業目標,我輔導了很多跨專業考研的妹子。有的同學是本科一畢業就跨專業考研,也有的朋友是工作幾年后決定跨專業考研。
總之,這個自由的時代,給了每個人更多選擇。于是我們只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那么任何一個選擇都包括成本、收益,以及風險。
這個時候,如何跨專業考研呢?今天我選擇三位典型的、成功的案例,給大家參考。
第一類,保學歷穩就業。
這個思路,就是考入相對冷門的專業,就業不會大紅大紫,但是卻也有一定市場。
舉個例子,這位同學,從經濟學專業跨考到馬克思主義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她為什么這樣考呢?幾個理由。
首先馬克思主義比經濟學好考。根據她的介紹,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類專業,其報考和錄取比例要遠遠低于經濟學、金融類專業。這就是保學歷。
其次馬克思主義與思想政治專業,也許在5年前還覺得冷門,但是最近幾年就業面日漸擴大。大型國企、大中專院校、研究部門、以及綜合類的公務員崗位,都有和這個專業對口的崗位。最后,說說這姑娘的情況,她學習成績中上,而且熱衷于學院活動,有演講能力,所以這樣的她日后也確實希望從政。而考上馬克思主義研究生后,她也積累兩段國企實習,就業比較穩妥。
這就是第一類跨專業考研,保學歷穩就業——選擇競爭壓力小,就業穩妥但是不是高薪的領域。我個人經驗,社會工作專業,以及一些社科類,可以歸為這一類。
如果你想選擇這種策略考研,那么我有如下提醒:
1、 學這些專業的同學,如果自身很宅,就業就非常被動。我輔導的經驗是,可能全職考公幾年不了了之,迷茫焦慮。所以學這類專業,要在研究生期間,多參加比賽、實習、發論文。PS,我不是說這些專業不能考公務員,想考當然支持。只是這些專業相對軟科學,如果沒有大量的實踐,容易迷茫,且最后求職的時候展示不出競爭力。
2、 除了考公務員,這類專業其實如果學會了學科思路和專業能力,也對應這公關廣告、咨詢、人力資源等常見的商務類崗位。
第二類,求夢想高挑戰。
我們在取悅別人之前,先要取悅自己。而讀研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名正言順的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所以大跨度的考研,我也見到過很多次。
比如,這位姑娘,本科金融專業,國企金融公司一年工作經驗,然后考到了國外信息工程專業的碩士。她就是想要成為工程師,寫代碼做算法。拿到OFFER后,辭職自學了計算機編程,同時也參加谷歌的編程比賽活動。
再比如,一位姑娘,本科是園林景觀,跨考了美術史碩士。為什么,因為想成為畫家。
如果你想選擇這種策略考研,那么我有如下提醒:
第一, 玩命考。這樣跨考,當然很難。所以萬一考不上,也不丟人。如果脫產全職考了一年兩年后,覺得累了也擔心成本太大,那么就求職。而這個時候,你脫產備考的經歷是有價值的。比如我輔導過一位日語專業的本科女孩,脫產一年考傳媒專業的碩士。失敗了,準備求職。那么她為了備考傳媒專業,看的專業書籍,報名學習的傳媒專業課,其實可以寫在簡歷上。現在這姑娘已經在北京進入一家媒體公司啦!
第二, 如果考上了,那么你相比其他同學,屬于半路出家,這既是優勢也是劣勢。建議是不要放棄或否定本科所學的專業思路和素養,試著將兩者進行結合,走出自己的專業優勢。比如我前面距離,景觀設計專業的同學跨考美術史專業,那么她在尋找導師的時候,也會將自己本科的景觀設計作品作為附件發給導師。
第三類,豐富學科背景可攻可守。
圍繞一個行業領域,讓自己可文可武,這是我這兩年輔導的很多工科女生的方案。
比如本科是通信工程,然后碩士讀工程管理。那么她在互聯網領域,即可以做軟件工程師,也可以考慮項目管理或產品經理。再比如我也輔導過,本科是歷史學,碩士是文博專業的。那么她既可以做歷史老師,也可以進入文創行業。還比如,我輔導過本科是信息通信,碩士是傳媒技術的。這種例子很多,隨著學科的發展,有越來越的交叉專業,能夠給你提供豐富的學科背景。
如果你想選擇這種策略考研,那么我有如下提醒:
第一, 每一個學科都學明白。比如從通信工程轉到工程管理,你不能即不會管理又不懂技術。
第二, 最好在畢業后,想清楚自己當下是做技術還是做管理。注意是當下,其實這樣豐富學科背景考研的,往往最后希望做管理。不過即便是這樣,剛畢業的時候能否做一年兩年工程師,要想清楚。
以上三類考研策略,希望對你有啟發。也希望你規劃好自己的考研之路,學習這件事,什么時候都不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