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一、基本含義
傳統文化是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中華傳統文化的范圍廣泛,文字、語言、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都屬于傳統文化的范疇。
二、新的方式
(一)傳統文化+直播。貴陽孔子學堂清明線上文明祭祀,互動直播形式打破時間與空間局限;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線上直播,傳統節日習俗以文藝匯演形式呈現。
(二)傳統文化+網游。《江南百景圖》《夢幻新誅仙》融合古典國風與“慢生活”,塑造游戲新玩法。
(三)傳統文化+綜藝。《國家寶藏》第三季以歷史文物為主角,生動講述國寶背后的歷史故事;《上新了?故宮》講述文物的前世今生,讓傳統文化與時俱進。
(四)傳統文化+電影。《長安十二時辰》還原了千年長安的風貌與氣質,用“十二時辰”的生活狀態帶觀眾領略文化之美、生活之美;《大中醫》講述中國傳統中醫問診針灸及藥膳文化。
(五)傳統文化+科技。云游故宮,“云上”看故宮;VR文旅、VR文博、VR會展、云上VR書店、5G+VR景區慢直播。
(六)傳統文化+服飾。國風之光蓋婭傳說亮相春晚,靜態服飾展現特殊效果。
(七)傳統文化+文藝創作。唐宮夜宴。
三、主要問題
1.多元文化沖擊。經濟全球化加速推進、文化全球化的凸顯、文化競爭日益加劇。
2.認知存在偏差。缺乏文化認同、敬畏感逐漸喪失,文化的珍視感弱化。
3.脫離當代文化。文化界定模糊、內涵解釋不清,文化解讀不準、文化割裂明顯。
4.傳承力度不夠。傳承參與度低、傳承渠道不暢、缺乏社會合力、傳播手段滯后。
5.體制機制不全。管理體系、協同機制、法律法規、監管力度不健全。
四、價值意義
1.支撐價值。民族基因、文化血脈、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和凝聚力。
2.傳承價值。闡述問題、啟迪思維、貫通古今,實現民族復興、彰顯文化自信。
3.教育價值。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
4.引領價值。傳播中國文化,“一帶一路”“協和萬邦”“人類命運共同體”。
五、對策建議
1.深挖文化精髓。加強中華文化研究闡釋工作,深入研究闡釋中華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
2.保護文化遺產。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管理和保護文物。
3.貫穿國民教育。把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于啟蒙、基礎、職業、高等、繼續教育等各領域。
4.滋養文藝創作。善于從中華文化資源寶庫中提煉題材、獲取靈感、汲取養分,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益思想、藝術價值與時代特點和要求相結合,推出一大批底蘊深厚、涵育人心的優秀文藝作品。
5.運用創新技術。利用視頻、動漫、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手段,積極有效地改變和引領人們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
>熱推課程:國考面試峰會 | 曬分數查成績 | 深度系統班 | 國面專項重點精學 | 政治素養明師精訓課 | 專業專項考情
>面試:面試核心熱點 | 專業專項面試考情介紹 | 精講面試 | 揭秘面試 | 先導學:結構化 | 結構化小組 | 無領導 | 國考面試題型黃金八講 | 高頻考點精講
>研學:1元100個必看面試熱點 | 申論80分示范答題 | 考點梳理 | 12元時政月末盤點
>專項:1元行測600題 |行測每日資料 | 典藏范文500篇 | 易錯600題 | 申論8套卷 | 試題領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