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考試中,為了考查應試者是否具備作為基層工作人員的相關能力。申論的每一種題型都有其側重考察的能力,而提出對策題型就是為了考查考生是否具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基層工作的核心能力,尤其是近些年來,基層工作越發復雜,各項事業的發展更加需要具有較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工作人員。而由于基層工作經驗的不足,提出對策對于很多考生來說往往是一大難點,考生所提對策往往空洞乏力,不符合要求,今天MVP學習網就來談談如何有效提出對策。
直接對策、間接對策和常用對策,其中前兩種主要來自材料,相對簡單,第三種則需要考生依據問題自行提出,難度較大,尤其是大部分應屆考生缺少工作經驗,往往只能提出一個大概,無法展開,使得對策空洞,沒有操作性。而可操作性又是提出對策的常見要求,做不到可操作性,那對策也就不符合題目要求來了。
所謂可操作性,就是指所提對策要具體,不能只是一個空架子,要讓人看了之后知道具體怎么做,能夠直接付諸實踐,因此在提出對策時要避免形式主義,說一些空話、大話,要對對策進行具體展開說明。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決問題:
一是要構建完整的對策框架。一個完整的可操作的對策,應該要明確主體,也就是誰來實施對策,要明確客體,也就是對策實施對象,要明確手段,也就是應當做什么,要明確效果,也就是達到什么目的,通過“主體+客體+手段+效果”的結構來構建答案,即可將對策表述得更加細節,更具有可操作性。如題目說到群眾環境保護意識不強的問題,對策可表述為:加強宣傳教育。相關部門可通過拍攝短視頻、發放資料、開展講座等方式,提高群眾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引導群眾共同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二是要增加積累。對策展不開,其實歸根結底是對于問題的了解不夠深入不夠多,也就是缺乏相關經驗,解決的方式也就很簡單,只要增加相關問題的對策積累即可,這就要求我們要多寫多看,多思考問題,多訓練發散思維,比如對于基層發展缺少人才這一問題,很多考生第一反應就是引進人才,但是先不說對于貧困地區來說能不能引來人才,就是引進來了,怎么讓人才留下來、怎樣用好人才也是可以考慮的范疇,往大了說,就是人才的“引育用留”問題,如果所有問題都能像這樣思考,那對策的可操作性也將大大提升。
以上就是關于如何讓對策提得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具體方法,希望同學們多加思考,我們不僅提高答題能力,還能真正提升基層工作能力。
>熱推課程:國面形式大揭秘 | 專業專項考情 | 專項重點精學 | 精講面試 | 99元揭秘面試
>研學:1元100個必看面試熱點 | 申論80分示范答題 | 考點梳理 | 69.9元180個考點 | 12元時政月末盤點
>專項:1元行測600題 |行測每日資料 | 典藏范文500篇 | 易錯600題 | 申論8套卷 | 試題領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