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素養是個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念、政治態度、政治信仰、政治技能的綜合表現。經過調查發現在申論作答中除了能做到要點齊全、邏輯清晰、語言規范,更重要的是還要作答中體現出良好的政治意識和政治素養。可見,提升政治素養在申論考試中起著越發重要的作用。
一、為什么要提高政治素養
1、國考大綱新變化的要求。
從2020年以來,國考申論大綱中就明確指出:主要測查廣大考生從事公務員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質,特別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國考申論往往是地方省考申論命題的標桿和向導,近兩年部分地區的公務員考試申論也有此要求,相信會有更多地區的公考會在此方面做要求。
2、這是黨中央、習總書記對基層公務員和黨員干部的要求和期望。
習總書記在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也在不斷強調黨員干部必須做到政治過硬,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在思想政治上講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
二、申論中政治素養的體現
如:2021國考市地級例題:“給定資料1”中,風林村在實施“村寨銀行”項目后,發生了巨大變化。請你談談風林村有了哪些變化。(10分)
【材料節選】
不能砍樹,那就種樹。幾年下來,風林村轉變了發展方式,種植了核桃、梅子等果樹,開辟了中藥材生產基地,共3400多畝。村民在山上養蜂,在田里種豆,通過專業合作社把農產品銷往全國,大家的腰包也越來越鼓。
隨著生態越來越好,山上的金絲猴、小熊貓等珍稀動物又多了起來。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來到風林村,村民們建客棧、開餐館、跑運輸、做向導,過好日子的勁頭越來越足。
答案1:發展方式轉變,養殖、種植品種多樣,專業合作社打開銷路,收入增加;生態改善,帶動旅游、運輸等行業發展,勁頭越來越足。
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二十字”方針,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可得答案2:產業興旺:產業實現多元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生態宜居:生態改善,生物多樣性恢復;生活富裕:收入來源多樣,不斷提升;鄉風文明:觀念轉變,奮斗勁頭足。
三、提升政治素養的途徑
1、建議學習的紀錄片或欄目:《感動中國》、《榜樣》、《時代楷模》、《講巾幗英雄故事》,里面記錄的都是當代我國在某些領域具有突出貢獻或者表現的英模人物先進事跡,青年人學習榜樣。《輝煌中國》《我們一起走過》《必由之路》《大國重器》《創新中國》,里面記錄的大多是當代我國發展的一些歷程和突出成就。《焦點訪談》《夜線》講述的大多是當下一些時政熱點,包含各個領域的發展現狀和一些社會矛盾,尤其是《焦點訪談》每個視頻大概十五分鐘,大家可以優先學習。
2、建議關注的公眾號:(1)新聞類: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貴州日報;(2)理論類:學而時習、求是、新時代面對面、中國理論網;(3)文章類:人民日報評論、時事政治考試網;新華網;共產黨員;學習強國等。
3、建議學習的政策文件: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2022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報告》《中央一號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或本省的政府文件報告等官方文件,學習理論素材。這些內容直接搜索可以直接查詢,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學習積累,有助于掌握當下發展的方向規劃。
四、總結和提煉的方法
1、在總結提煉前將內容做好分類,對于國省考,我們可以按照五大領域的思路,即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再把我們每天看的每一個小話題整理到各個領域下面;對于每個熱點話題,可以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這個大的思路來擴充自己的熱點知識;是什么即該話題的含義;為什么即與該話題相關的現狀、原因、影響、重要性意義等;怎么辦即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外再搜集話題相關的案例以及名言警句就可以逐步增加我們的知識。
2、只是誦讀或者只是抄寫是沒有用的,只有仿寫、應用才能有成效,才能提升寫作能力,所以在練習寫作的時候,可以仿一下,文章的學習本來就是從模仿再到原創的過程進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