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備品,也許很多人并不知道,10年前在北京高考試卷中,有一篇作文就是以手機為主題,讓考生談一談對手機的看法。
這樣的作文題目,其實讓考生有著很大的發揮空間,因為大家都會有話去說。但是如果想要寫好并不容易,因為大家的立意往往是相同的,很難寫出自己的特色。
但是在當年的高考作文中,卻有一篇滿分作文。這篇作文的作者叫做孫婧妍,語文148分。
她給作文起的題目叫做《手機論》,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其實開篇的第1句話,就已經贏了。
“其形也善,其用也泛”,簡簡單單的8個字,卻點出了作文的主題。作者全篇幾乎都用文言文的方式在論述自己對手機的看法。僅僅是這一點就已經很不容易,需要極其深厚的文言文功底。
因為如果文言文掌握得不夠透徹,那么寫這樣的文章很容易出現語法上的漏洞,反而還不如寫白話文更容易得分。
讀完整篇文章,不難看出作者的構思是非常嚴謹的。在開篇的前幾段,作者表達的觀點和其他考生應該無異,比如前兩段說的手機帶給人們的便利,第3段說了手機的弊端,第4段做了一個小小的總結。
但是從第5段開始,作者思路的獨特之處就表現了出來。她從手機說到了人,指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那就是手機究竟是利還是弊,取決于用手機的人。
之后她又把目光放遠,從科技的角度嘗試了手機的利弊,最后總結全文,點明觀點。
這樣的一篇作文往往是引人入勝的,讓人欲罷不能。因為她的觀點呈現出遞進形式,非常吸引人,有讓人看下去的欲望。
整篇作文通讀下來,我們能夠明顯發現作者用了很多類比的方式,以此來闡述手機的利弊。這樣能夠讓讀者讀起來更清晰,也更容易理解。
不過這并不是每一位考生都能做到的,必須要有開闊的思路,否則在高考考場如此緊張的地方,根本無法想出。
相信很多考生寫這篇作文,主題都是手機,圍繞手機闡述它的利弊,這樣幾乎不會走題。但是孫婧妍卻不同,她把關注點放在了人的身上,這樣的立意就已經讓她能夠脫穎而出,再加上她扎實的作文功底,能夠得滿分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很多網友都會羨慕像孫婧妍這樣的學霸學生,但是大家只看到她們高考成績通知單上的高分,卻不知道在高分的背后,他們究竟付出了多少。
想要寫好作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達到的。在高考后有媒體采訪過孫婧妍,讓她說一說是怎樣成為學霸,怎樣寫出滿分作文的。
總結起來無外乎這兩點。第一就是閱讀的重要性。其實寫作文并沒有什么技巧,多讀書是最簡單而又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孩子能夠養成多讀書的習慣,那么想要寫好作文并不難。
孫婧妍就是一個愛讀書的孩子,而且她讀的書不會拘泥于某一個類型,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古今中外,實事政治……她全部都不會錯過。
從上學之后,她就一直堅持閱讀,哪怕是在高考前夕,她也從不會因為各種理由放棄閱讀。更重要的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她還會做好筆記,摘抄其中的好詞好句,把這些都轉變為自己的知識。
除了閱讀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去模仿。當然模仿并不是抄襲,而是取長補短。孫婧妍在眾多的書籍中,會挑選自己喜歡的書籍和欣賞的作者,然后去模仿他們的寫作風格。
在不斷的模仿過程中,她會做出自己的判斷,比如自己更適合哪種風格,寫什么樣風格的文章會更加得心應手。久而久之,她從模仿變成有自己的風格,自然也就能寫出不是千篇一律的好作文。
所謂興趣是最大的老師,如果學生把寫作文當成一種負擔,那么自然很難寫出高分作文,頂多也只是完成任務而已。
但是如果真正愛上了寫作,那么便會覺得寫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寫出好作品也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