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按照目前的國考公務員待遇和省考公務員待遇來聊一聊,兩者之間的待遇到底差在哪?當然在比較之前,先事先說一下,這里的待遇比較是同區域層次的比較,“田忌賽馬”式比較不在討論范圍之內。

一、國考公務員待遇和省考公務員比較,國考公務員待遇—上限低、下限高,省考公務員待遇—上限高、下限低。
作為很多近10年入職的新公務員,可能很多人都沒有了解,作為公務員,待遇的下限是什么呢?什么樣的待遇才能是下限?其實公務員待遇的下限就是工資的足額、及時發放。這里可能很多人無法理解,公務員的工資也會拖欠?這個話題其實放在20年前的一些中西部基層縣區,尤其是在鄉鎮,是一個見怪不怪的事情。

而同樣作為公務員,國考公務員和省考公務員工資因為經費的來源的不同,保障強度也是有所不同。國考公務員工資待遇發放上,從網上反饋以及前輩同事的反饋,近幾十年來,國考公務員在工資上被拖欠的概率極其低。但反之省考公務員,工資被拖欠、不能足額發放,這些問題其實在一些地區是存在的。2004年7月,新華每日電訊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題目為《新化:干部發不出工資,領導卻戀“考察”》,在該篇文章中就指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湖南新化縣的一些鄉鎮就存在鄉鎮公職人員工資被拖欠的情況。
這位鄉干部痛心地告訴記者:“現在干部工資難以按時足額發放,領導們還熱衷外出考察”
二、獎金時代來臨,國考公務員待遇風光不再,即使是偏遠地區,一些省考公務員待遇也實現了反超。
近些年,很多省份地方公務員開始發放考核獎金,前幾年,獎金改革變為績效獎金發放,這項政策的執行,讓很多省考公務員的待遇超過國考公務員,有些地方甚至是遠遠超過國考公務員待遇。那為什么獎金的發放,讓省考公務員待遇實現逆轉了?
1.獎金發放,很多國考公務員沒有享受到這項政策。除了第十三個月工資發放外,獎金發放政策多屬于地方政策。作為國考公務員,除了國稅等少數國考部門,很多部門是不能享受該項政策,個別國考部門享受也是間歇性享受,如一些地方的調查隊、氣象部門 等。而來到績效獎金改革后,截止2023年,一些國考部門仍然沒有享受到該項政策。
2.獎金占比收入待遇高。目前公務員的收入待遇主要分為工資和獎金兩部分,而很多地方公務員收入待遇,獎金部分占比高達百分之40,一些地方的獎金發放金額甚至超過工資本。但隨著績效獎金改革后,這一比重也是降低,但是獎金仍然是收入待遇的重要組成部分。
3.已經享受績效獎金的國考公務員,其標準多為參照當地公務員標準。目前很多省都已經制定執行公務員績效獎金標準,多數地方普通公務員執行當地標準,但有一類人群卻是例外,那就是部分“省管”派駐單位和“市管”派駐單位。一些省份的地方公務員中,“省垂管”派駐單位公務員績效標準執行的省直機關待遇,“市垂管”派駐單位公務員執行市直機關公務員待遇。但作為“垂管”的國考公務員,但是例外,以國稅為例,很多基層國稅公務員,其績效獎金標準發放多為參照所地區公務員標準。

三、普通考生,如何看待國考公務員和省考公務員待遇差的問題?
1.圍城外。在目前經濟下行的前提下,不管是國考公務員或是省考公務員,其待遇在當地仍然是中等水平,和很多降薪、離職相對,體制公務員仍然是工作、收入較為穩定人群,因此,要放平心態看待待遇差。
2.圍城內。雖然很多省考公務員待遇目前是優于國考公務員,但隨著國考公務員績效獎金政策不斷落實到位,兩者之間的差距也將不斷縮小,甚至趨同,而且而作為國考工位官員中的大戶——稅務崗 ,多數地區的稅務都已經落實公務員績效獎金,所以未來兩者之間的待遇差現象將逐漸消失。但這里還是溫馨提醒各位考生,如果對收入待遇、工作環境較為看重,那么國考中的郵政、海事,省考中的偏遠小縣的崗位(不僅限于鄉鎮崗位)都要慎重報考。

最后,你認為國考公務員和省考公務員哪個待遇更好?你是如何看待兩者之間的待遇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