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及重大工程專題發布會上,提出開工建設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研究院以及清華大學通州金融發展與人才培養基地等。這意味著等待3年之后,陜西的這所985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研究院即將落地,2023年有望開工建設,并且和南京理工大學項目成為鄰居!
西北工業大學的前身是西北聯合大學,誕生于抗戰期間,當時的西北聯合大學和西南聯合大學齊名。組成西南聯合大學的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組成西北聯合大學的也都是一些牛校,包括現在的天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東北大學,還有1所來自北京的高校北平大學。和西南聯合大學一樣,作為一個臨時性的大學聯盟,抗戰結束之后便各自復校,只有北平大學沒有成功復校,目前的歷史傳承被西北工業大學繼承,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西北工業大學是來自北京的高校。而西北工業大學此次設立北京研究院,也有種重回祖地的味道!
2023年,北京研究院參加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通州)入園單位座談會,根據協議,西工大將結合北京市高精尖產業定位和布局,重點面向三航、網絡安全、無人系統、智能制造等領域,依托北京研究院,開展科技創新、高端人才引進、國際交流合作、成果轉化和企業孵化,打造匯聚新興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引育和特色產業孵化“三位一體”的網絡安全產業創新和示范基地。同時,通州區也要為研究院發展提供相關政策支持,包括資金、人才政策以及建設相應,打造網絡安全產業創新示范平臺。2023年6月,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通州分局與西北工業大學完成北京研究院項目選址用地成交,成交價為4768.32萬元,該項目位于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通州)東部,建設用地面積2.03公頃,建筑規模2.43萬平方米。
西北工業大學坐落于陜西西安,是一所以發展航空、航天、航海等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開放式大學,是國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學校1960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七五”“八五”均被國務院列為重點建設的全國15所大學之一,1995年首批進入“211工程”,2001年進入“985工程”,是“卓越大學聯盟”成員高校,是“一帶一路”航天創新聯盟發起高校。根據相關的規劃顯示,西工大和南京理工大學在拍得的地界比鄰而居,這兩所知名高校都是國防七子成員,相互之間交流也比較多。
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研究院的設立對于學校而言,可以促進其成果轉化,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盟,獲得更多資源支持;對于北京而言,尤其是通州而言,可以增強其科研實力,大力推進其相關產業發展。此前,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設計院原創方案贏得“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研究院項目”建筑設計方案征集競賽第一名。建筑設計院的原創方案從城市和園區的整體性角度出發,與周邊道路和臨近地塊建立了連續和諧的空間關系,并化解了場地過于狹長的不利因素,營造出根植于該場地的,同時具有科研院所銳意進取精神并充滿人性關懷的科研辦公環境。建筑造型密切結合功能需求,并以綠色低碳的理念形成造型和立面主題。方案的平面設計則以三維空間視角入手,通過建立公共空間與私密空間、室內空間與室外空間、功能空間與景觀空間的有機互動關系,達到了兼顧適用、經濟、綠色、新穎的綜合目標。
2023年12月10日,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在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研究院項目建筑設計方案征集競賽中,民用建筑設計團隊經過與其他多家設計院激烈角逐,成功中選。該項目位于北京市通州區西集鎮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內,建設用地規模20326 m(約30畝)。是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通州園)的核心地塊,區位重要, 交通便利,環境優越。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研究院是西北工業大學結合北京的產業定位和布局,重點面向三航、網絡安全、無人系統、智能制造等領域。打造匯聚新興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引育和特色產業孵化,“三位一體”的網絡安全產業創新示范基地。是西北工業大學在全國部署的第八所研究院,此次與北京通州強強聯合,將打造世界一流科研機構,助力中國國力的崛起。項目從規劃要求和實際功能著手,把“西工大、首都北京”二者的感性元素融入到建筑設計中。建筑的形態靈感,來源于太空飛船的方艙和傳統的四合院。在有限的空間中,蘊含著豐富的內容。總體規劃設計,營造出 “綠色活力,科技合院”的概念主體,共打造46000 m,集行政辦公、實驗研發、食堂、宿舍、創客等諸多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科學研究院。
據了解,“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研究院項目”總建筑規模約40000平方米,這已經是西北工業大學布局的第8個異地研究機構了,西北工業大學數年時間內在全國布局了7個異地研究院——分別是青島研究院,江蘇太倉長三角研究院,上海協同創新中心,浙江寧波研究院,廣東深圳研究院,重慶科創中心,北京研究院已經是西北工業大學布局的是第8個異地研究機構,地位非常重要,可以高屋建瓴般的輻射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