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發展:一方面需要大量優秀的人才來支撐起科研實力,另一方面則是需要大量的資金來保證科研的進行以及為教職工提供優秀的待遇。而我國中西部地區的省屬高校相對于東部沿海地區發展相對較慢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錢”的問題,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能夠給予高校在經費的支持更大,而中西部地區受制于整體經濟的困難,能夠拿出來給高校發展的經費更是捉襟見肘。
在東部沿海地區,浙江的高等教育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浙江地處長三角的核心地區,經濟發達。但在高等教育方面全省只有浙大一所985/211高校,但卻是全國最頂尖的高校之一。作為經濟發達省份的浙江,全省的高校到底能多有“錢”呢?看看前十都有哪些高校
超百億: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作為浙江省內唯一的985/211/雙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高校,又是華東五校之一,毫無疑問是最有錢的。2023年度浙大的經費預算達到了驚人的261億,全國僅次于清華,位居第二,結合浙大近些年快速的發展,碩果累累的科研成果,只能說這錢花的值。
超30億:浙江工業大學、寧波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一直被公認為是浙江雙非高校的一哥,雖然在兩輪雙一流都遺憾落選,但浙工大無論是學科實力、師資力量還是錄取分都是浙江省僅次于浙大的第二梯隊。在2023年度的經費預算,浙工大達到了39億,雙非院校中僅次于深圳大學。
寧波大學是浙江高校在雙一流建設期間最大的贏家,作為計劃單列市寧波最為倚重的本土高校,寧大也是最不缺經費的高校之一。隨著成功入選雙一流,寧大的錄取分也逐年上漲,2023年的經費達到了34億,省內排在第三。
與同為長三角經濟發達省份的部分省屬211相比,蘇州大學38億,東華大學33億,上海大學35億,浙工大和寧大完全是按照211工程高校的標準在建設,也希望這兩所高校能快速崛起,與浙大一起撐起浙江高等教育的新格局。
超25億:兩大師范
浙江師范大學位于浙江西部的金華,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綜合性省屬重點大學,是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雖然浙師大并非在省會杭州,但是對浙師的支持一直沒有落下,2023年浙師大的經費達到了26.46億元,排在省內第四。
由于浙師大西遷金華,杭州師大快速崛起,與浙師大相比,杭州師大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地處杭州這座城市。杭州師大是由杭州市舉辦,浙江省重點建設、杭州市重點支持的高校,2023年度的經費預算達到了25億,并不輸浙師大。
這兩所師范大學雖然也頗具實力,但與同為211師范院校相比,南京師大2023年經費預算是21.7億,湖南師大14.9億,浙師大和杭州師大真可謂是啥都缺,唯獨不缺錢。
超20億:浙江理工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和嘉興學院
浙江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文、經、管、法、藝術、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建設大學,2023年的經費達到了20.39億元;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如今可謂是浙江省內最熱門的高校之一,特別是在今年甚至吸引了近百名浙大的高材生考研至杭電。杭電作為行業院校,相關的學科頗具實力,2023年的經費為20.34億元。
嘉興學院是歷史名城嘉興市唯一的本土本科院校,論實力,嘉院只是一所平平無奇的本科院校,在絕大多數省份還是以二本招生。2023年的經費20.33億元,足以見得省里以及市里對嘉院的支持力度。
TOP10唯二低于20億:紹興文理學院、溫州醫科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與嘉興學院一樣,在全國大部分省份都是以二本招生,雖然2023年的經費預算并未超過20億,但也達到了18.72億元,依舊比超4萬人規模的湖南師大經費更高。
溫州醫科大學已經成為溫州地區高校的代表了,溫醫重點發展眼視光學,與浙大醫學院錯位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如今的溫醫也是全國小有名氣的醫學院校了,2023年的經費預算為17.68億元。
浙江省內高校在今年的經費預算10強中,最多的是浙大,261億元位居全國第二,前十最少的溫醫也超過了17億,兩所二本嘉興學院和紹興文理學院的經費預算都在20億左右。整體來看,浙江對于教育的重視,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的決心是非常強烈的,對于高校的支持,幾乎都是以對標同類型的211高校來重點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