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想要赴美留學的同學感覺,今年發布的QS世界大學排名榜單真是讓人“措手不及”:康奈爾大學排在20,杜克大學勉強擠進前50,而達特茅斯學院更是離譜......直接跌出了前200,位列205名...“藤校”們是認真的嗎......? 目標學校世界排名大幅下滑,要考慮重新擇校嗎?

“綜合排名”是大部分同學在選校時會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面對目標學校排名大幅下跌,很多同學都會產生困惑:“我還去不去這所學校?”“要不要換別的學校?”
大學綜合排名的下跌是否是正常的呢?在留學界占據重要地位的QS、Times、US.News等幾大排名榜單,不僅榜單之間參考的衡量指標有所不同,在同一個排名榜單中,每年的衡量標準和方式也可能有所不同。
同時,榜單的排名也會受到外部國際形勢的影響,但綜合排名的下跌并不意味著學校水平和質量的下降,對于造成學校綜合排名下降的原因,應該客觀看待。
在留學選校時,參考排名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面對不同榜單的排名指標,以及每年榜單上學校排名的起起落落,我們該如何根據自身情況,正確看待,并合理利用呢?
? 未來想讀博深造的同學:
想讀博或以碩士為跳板走學術路線的同學,你研究領域的專業排名以及導師的名氣就非常重要了。有些學校雖然綜合排名不高,在國內的名氣沒有特別大,但卻是某些專業領域是佼佼者。
例如: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它的綜排一般,但IE專業非常厲害;雪城大學綜合排名在50開外,但公共管理專業成就卓著并影響巨大;佐治亞理工學院綜合排名中并不突出,但理工科非常強,界內廣泛認可……
對于考慮讀博的學生而言,更多需要考慮的是學校是否有完備的科研條件和資源,以及這個專業的實力、名氣和導師的研究方向是否與自己匹配。
? 未來想回國就業的同學:
對于想回國就業的同學來說,學校的排名相對重要,畢竟國內的很多大廠等企業招聘、大城市落戶等都要看學校的排名和名氣,名氣大、排名靠前的學校更容易獲得青睞。
考慮回國發展的同學,在選校過程中需要結合自己的專業能力、興趣愛好和學校的綜合排名進行規劃。申請美國的同學可以借鑒US.News,可以將綜合排名和專業排名一起參考。
? 未來想海外就業的同學:
想留在海外就業的同學,則需要參考本地的大學排名,此外,學校的地理位置也是比較重要的因素。
與國內不同的是,美國的大多數公司會優先考慮周邊地區學校畢業的學生。東西岸的沿海大都市,相比中部地區,對外來移民的接受程度更高,對國際生更加友好,公司文化更加種族多元化,找到工作的幾率也會更高。
比如享有天然地理優勢的USC和NYU,就是留學生們的"大眾情人"!此外,在西雅圖和硅谷附近的NEU、SJSU和SFSU等學校也是不少打算從事IT行業同學的不二選擇。
因此,打算留在海外工作的同學們,排名的升降可能不是首要因素,大家可以多去考察學校的career service、就業率、校友資源以及所在城市的優越性等等與工作有關的諸多因素。
榜單年年有,排名年年變,“唯排名論”并不可靠。留學擇校時如果排名變動較大,并不一定代表學校的教學水平發生了變化,最好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選擇。與其面對排名下跌產生的焦慮心理,不如放松心態,穩步提高GPA,踏實準備托福、GRE/GMAT考試,畢竟學習知識,增長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