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來了!課后延時服務,暫停!12月18日,部分地區發文宣布——“中小學課后服務今日暫停”。之所以暫時取消,其實是因為天氣太冷了,大雪紛飛,怕孩子們禁不住凍。江蘇常州武進區表示:“因天氣原因,各個小學可以取消延時服務,或者分時間段段提前結束。”
江蘇南通市,也發文通知各地小學課后延時服務暫停。南京則表示,“課后服務是否取消,要根據學生和家長的實際需求來安排。”因為有些家長工作忙,一般都是到課后服務結束時才有空接孩子。這類家長還是希望課后延時服務能繼續的。一、學生:課后服務,身心疲憊
自從教育部正式落實課后延時服務后,這種課后延時服務為: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2小時的校內延時服務,學生在放學后可以選擇留在班級內繼續學習,由專門的老師進行看管。我們來算筆賬:早上8:00到校,上午4節課,下午3節課,再加2小時延時服務,直到18:00才放學,足足在校10個小時!不少學生反饋:多上兩節課,太累了……
第一累:上課上得又餓又困。本來上了一天課,孩子已經很疲倦,還要再堅持坐夠兩個小時。撐不住的孩子,有的餓得肚子咕咕叫,有的困得眼皮都撐不開,班里倒下一大片。
第二累:學習壓力不減反增。兩個小時的課程,不少老師會拿來講題、講卷子、布置作業。孩子們被迫“內卷”起來,作業多了,題目難了,壓力大了,厭學的也越來越多。第三累:回家后還要寫作業。有些學校搞特色課程,比如美術班、籃球班等等,培養學生的興趣。可文化課的作業依舊擺在那里,孩子只好回家后再完成,奮筆疾書到深夜,筋疲力盡。老一輩常說:教育要順其自然。可如今延時服務,失了幾分自然,多了幾分勉強,如此折騰,孩子怎么會不累呢?
二、家長:課后服務,喜憂參半
開展課后服務,出發點是為家長減輕負擔。學生放學時間早,雙職工家庭的父母接不了;那就推遲學生放學時間,和當地下班時間接軌。學校可以安排學生做作業,自主閱讀,開展體育、藝術、科普活動,以及娛樂游戲、拓展訓練、開展社團活動等。如此一來,家長紛紛舉雙手支持,表示:解放了!“把孩子交給學校老師管,省下一大筆晚托費,也不用麻煩老人家去接,太值了。”“孩子在學校就寫完作業,回家后就不用我輔導了,每次看她寫作業都生氣!”但時間一長,各種不支持的聲音,紛紛浮出水面。有家長質問,課后服務為什么要收費?例如,在江蘇和內蒙古,學生每學期參加延時服務要交300元。
而在深圳,學生一學年要交1000元,相當于每學期500元。
家長們就覺得,這也要收費,那也要收費,學校都快成了斂財的機構。也有家長擔心,孩子放學太晚會影響身體。孩子正是生長發育的時候,如果不按時吃完飯,很可能影響身體健康。況且,孩子餓著肚子上課,在營養上無法滿足,在學習時也會后勁不足。延時服務,眾口難調。家長們喜憂參半的背后,隱藏著延時服務難以調和的矛盾,以及急需解決的難題。
三、老師:課后服務,有苦難言
說到課后服務,老師們都有一肚子的苦水與焦慮。時間長、課時多、管理難、落實苦……但凡參加過課后服務的老師,都會覺得苦不堪言。一位40多歲的老師講出了她的心聲。平時上班,已經累死累活,又要教學,又要打卡填表扶貧;現在下班,還要被逼著搞延時服務,跟學生一起苦熬兩個小時。“以前下班后吃完飯還可以散散步,現在吃完飯連動都不想動了,忙得身體在變差,精力在變差。”真的讓老師吃不消啊!其實,大多數老師都不愿意參加課后服務。一是太累,辛苦了一天,學生無心聽課,教師也無力教學,待在教室里也是浪費時間。二是太難,老師要輔導幾十個學生,不可能每個人都顧及到,如果直接給學生講題,又怕家長說“變相補課”。最重要的一點是,很多老師沒有得到應得的報酬。有學校的延時費,校長是老師的5倍,真正上課的老師一學期只有400。有學校的延時費,拿去交水電費、安保費,明目張膽拿老師的錢補學校的洞。
對于大多數教師來說,最郁悶的不是來工作量太大。而是,學校內部的不公平。兢兢業業,教書育人,卻連基本的尊重和待遇都得不到,活該老師受欺負嗎?
四、教育是國之根本
教育是國之根本。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要想辦好課后延時服務,首先就得解決老師遇到的問題。首先,減少非教學任務,別讓老師總做“無用功”。其次,落實彈性工作制,保證老師有精力活躍在課堂上。沒有被解放的老師,就不會有被減負的學生。另外,我們也要積極改進課后延時服務。首先,要調整服務的時長和學習的內容,避免孩子學得太勞累;其次,要利用社會優質資源,提高延時服務質量,讓家長更放心、更滿意。總之,要辦好延時服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