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國建筑教育發生“大地震”了!!!跨專業也可以就讀建筑學研究生,沒有兩年以上記錄在案的實習經歷也能報考注冊建筑師?!
本次“英國職業建筑師教育體系改革”并非心血來潮,反而可以說得上是姍姍來遲。從2024年RIBA發布的新教育與職業發展框架,再到今年二月上旬ARB正式將新體系公布于眾等等一系列大動作,一句話總結其內容就是“箭已在弦上”。
1、英國建筑教育改革的原因
提升職業建筑師的可及性
首先,我們知道在英國建筑課程分很多很多種,本科階段以建筑學 (BAArchitecture/Part1)為主,部分學校也會有如空間設計(BA Spatial Design)之類的課程。
到了研究生選擇便多了起來,除了建筑學(MArch Architecture/Part2) 課程以外還有很受海外學生歡迎的建筑設計(MA Architectural Design)、生物集成設計 (MArch/Msc Bio-IntegratedDesign)等等。
UCL MA Architectural Design專業
總之,就是學習建筑的課程有好幾十種,但最終通向英國注冊職業建筑師的課程只有通過一條需要十年左右的路,即: 本碩建筑學學位(僅限Part1&2課程) +記錄在案的實習經歷+最終考試 (Part3),缺一不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英國只有通過了Part3考試的注冊建筑師才能合法使用“建筑師Architect”的頭銜。如果沒有通過注冊考試,那么無論你學了什么課,在事務所里擔任什么職位,依然只能算“建筑設計師”而非“建筑師”,享有的權力也不一樣。
通過了Part3考試才能使用“建筑師Architect”的頭銜,像大家比較熟悉的建筑師扎哈和安藤忠雄,圖片源自ztylez
因此,在英國若想成為一名職業建筑師,高考報志愿時就得定下主意。但目前的教育體制只允許學建筑的往外轉行,但不允許學其他專業的轉進建筑。
而這次的改革就旨在打破當下的“圍城”困境,讓職業建筑師的栽培之路更靈活,并針對性地提高職業建筑師的專業素養標準。簡單來說,就是學其他專業的轉進建筑也OK。(懂了這波明示了嗎?)
往年RIBA的Part3考試要求
2、改革前的痛點VS解決內容
不再受學歷和Part123限制?!
而RIBA和ARB共同作為英國建筑教育界的權威管理機構,經過多年的研究考量和問卷調研,鎖定了之前兩個重中之重的痛點以及相應的改革內容:
痛點一:成為職業建筑師成本太高,戰線過長,學費繳得多實習掙得少。太多人無法撐過高投入低回報的頭十年 (沒有說拿到證就走向致富路的意思);
為了解決第一個痛點,ARB首先重制了職業建筑師栽培之路的階段劃分,將職業建筑師的訓練起點從本科改至研究生。這就意味著,改革后學習室內設計、城市規劃、空間設計、景觀設計、產品設計等專業的本地學生和國際學生也可以大膽沖,只要有足夠的能力就都能報讀新制度下的建筑學研究生認證課程,不再受之前Part1的學歷限制。
并且,為了降低時間成本,ARB同樣取消了“有至少兩年記錄在案的實習經歷才能報考注冊建筑師”的規定。這條規定其實難點不在兩年,而是記錄在案的實習經歷。
在之前如果選擇成為職業建筑師,你的實習經歷需要滿足特定條件(比如只能在某些地區,只能是RIBA的注冊事務所等)并定期詳細記錄在系統內受ARB和RIBA的監察,鮮少真的有人能兩年就滿足報考條件。這也是為什么在這次大改革中取消了Part123的階梯體系,改用以實際成果衡量是否達到考核要求的“Outcome based”體系,回應第二個痛點。
ARB認可的建筑學本科學位 (RIBA Part 1)將不再需要獲得建筑師資格
痛點二:建筑教育和建筑實踐過于脫節,學校向行業輸送的人才普遍缺少應對復雜且多變的現實環境的能力及意愿。
Outcome Based體系將貫徹在校學習階段和實習工作階段,我們可以簡單把它理解成一個更有益、更清晰的學分制體系,在學習和工作兩個階段中修完各自所需的學分才能成為職業建筑師。
新體系的考核要求 (Outcomes) 分5個類別: 專業素養與行為準則(Professionalism and Ethics) 、設計 (Design) 、研究與分析 (Research andEvaluation)、大環境與建筑 (Contextualand Architectural Knowledge) 、管理,實踐與領導能力 (Management,Practice and Leadership),共49條。
ARB指定了每條要求需要達到的程度的考核標準,從淺到深分四檔: 有所了解 (knows) 、了解實踐方法(knows how) 、展示實踐方法(shows how) 和實地實踐 (does) 。這些考核標準也會根據個人所處階段而變化,比如有的要求在學習階段只需要了解 (knows) 即可,但在工作階段則需實際成果證明自己已將其實踐 (does)。
3、改革的具體實施時間
25FALL研究生將最先體驗
以上是改革的目的和改革的內容,接下來我們看看具體的實施時間。根據ARB公布的信息當下正處于最終的敲定階段,有任何提議都可以在3月8號之前通過ARB官網鏈接與他們聯系。不得不夸,ARB這“服務態度”nice!
圖片源自arb官網
而今年秋天就將發布針對院校的新課程標準,有意獲得新體系認證的院校需要遞交申請,接下來兩年ARB和RIBA會對課程設置進行協商和評估。2025年9月入學讀研的學生將是第一批體驗新體系的學生,2026年9月入學讀研的學生則雖然可以報讀Part2課程,但在入學第二年會自動轉入新體系。
到了2027年9月,Part2課程將徹底成為過去式,所有學校統一使用新體系。而新體系在實習階段的應用則在2028年9月開啟,正好是2026級學生畢業那年。2028年12月之后Part3考試也將終止,在此之后只能通過新體系的考核成為注冊建筑師。
ARB希望第一批學生在2025年9月開始學習這一新的成果路線
從上面的信息可以得知:
1.2025年入學或許可以選擇就讀原先的Part2課程或新體系下的研究生課程;
2.2026年入學的學生就算入學第一年選擇了老Part2課程,第二年也會被“過渡”到新體系,不如一開始就接受新體系;
3.沒有說原先的Part1課程認證什么時候停,大概率是25年九月,留這兩年給學校調整研究生課程的同時調整本科課程。雖然ARB和RIBA將取消本科建筑學的Part1認證,但不難想象學校依然會根據新出臺的體系調整本科教學模式,以確保想讀建筑學的學生到了研究生階段適應良好。所以最大的區別就是學位證書后面的“RIBA Part1”消失了,本質變化不大;
4.沒有提到是否可以用原體系的實習經歷評估申請新體系的建筑師注冊。比如小明23年入學25年畢業,工作三年,到了28年底舊體系徹底停用,那么拿著Part1+Part2+舊體系實習經歷記錄但還沒準備好考證又該何去何從呢 (X) 理論上來說到時候應會有對應的轉換政策,比如根據填寫的實習記錄 (PEDR)來判斷滿足了哪些要求。PEDR還是得寫詳細點,不然萬一轉換的時候被判定經歷不足就打白工了。
最后,如果大家細看ARB發布的那49條考核要求 (outcomes) 不難發現側重點大都落在了尊重現實建造環境和掌握建筑行業認知上。新體系強調設計的務實性這點非常顯而易見,ARB認為職業建筑師必修具備廣闊的視野以從多角度考慮復雜的現實問題,并做出針對性的回應處理。
職業建筑師不是隨心所欲約藝術家也不是流水線上的螺絲釘,搞漂亮圖學和只會復制粘貼都是沒有出路的早晚輕輕松松被AI代替 (x)。希望基于實際成果的新考核標準能自上而下地改變英國建筑教育的窘境,不再一直圍著過去的輝煌打轉了,是時候向前邁進創造新的篇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