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確定考公
先了解什么是公務員、公務員待遇、優劣勢、工作內容、自己是否適合等等。了解這些信息后就可以確定自己要不要考公啦
2.查看報考信息
國考:搜索“國家公務員局”,可以在里邊查看招錄公告,查詢招考人數、具體職位、考試類別、資格條件等,國考一般在10-11月 公布招錄公告。
省考:搜索“XX省人事考試網”,查看招考公告,查詢報考條件、職位表等等。各省的招公告一般在上半年公布。
選調生:直接在你學校的招生就業網里查看有哪些省市在你的學校招收選調生,里邊都會寫清楚報名條件、怎么報名、有哪些崗位等信息。
4.選定職位
在報考信息里可以看到有哪些崗位,選擇自己想要報考的崗位,限制的條件越多,對你越好(當然前提是你自己滿足這些條件)
5.準備報考
根據招考公告里的報考條件,準備相關材料,資料一定要真實、準確、完整,千萬不能偽造變造證明資料。
6.網上報名
準備資料后,在要求的報名時間內到指定的報名網站報名,不要太早報名,也不能太晚報名,因為審核要花一段時間,以防被退回修改而錯過時間。
報名時實時觀察每天的報名人數統計,分析哪些崗位上岸概率更大一些(這就是為什么別太早報名的原因)
7.筆試
一般在報名后1~2月進行,筆試包括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其中,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為客觀性試題,申論為主觀性試題,滿分均為100分,有些職位還需參加專業科目筆試。
8.成績查詢
筆試閱卷結束后,就可以登錄報名的那個網站查詢成績和最低合格分數線。筆記成績過了就要準備面試了,當然,筆記結束后就可以開始準備面試了,以防后續準備不足,來不及。
9.發布面試
面試公告一般在筆試結束1~2月發布,注意查看面試方式(是結構化面試還是無領導小組討論或者其他形式)。同時注意資格審核要求和審核地點等等。
10.面試
面試公告發布后1月左右,面試結束后很快就能知道自己有沒有上岸了。
11.體檢
面試通過后要參加體檢,一般在面試結束后幾天內進行。
12.政審
調查個人是否有無犯罪記錄、征信不良、學習和工作表現等。
13.公示錄用
公示結束后就算是被錄用了,之后會通知你報道時間,從報道開始計算你的任職履歷,報道之前都要低調一點哦,除了告訴自己的親人,其他人沒必要告訴(因為可能被眼紅的人“政審”惡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