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因此,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以尊重、順應、保護為三個著力點,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開啟中國式現代化的新遠征。
尊重自然,讓自然“神采飛揚”。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然的本來面貌。寧波遵循落葉不掃,給寧波城市營造出“落葉滿庭階,秋風吹復起”的意境之美;淄博秉持“落葉緩掃”理念,給淄博燒烤的發展打造了浪漫底色,營造出了“落葉緩掃,與君共朝夕”的溫情之美……這“落葉不掃”的開啟模式,順應了市民對自然之美的尊重與追求,產生出人與自然和諧之美。自然界是一個錯綜復雜而又和諧統一的綜合體,有自己的“節拍”。我們要以近自然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讓自然散發出魅力和光彩。
順應自然,讓自然“散發能量”。順應自然就是因勢利導,遵循自然的規律展開行動。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沙漠吃沙漠”。內蒙古億利集團光伏治沙模式,采用沙漠中光照充足的優勢,安插太陽能光伏板,下方種植甘草、養羊、同時幫扶貧困戶就業,形成循環農業,逐步走出了一條“產業與扶貧”、“生態與生意”共贏的生態發展新路。由此可見,順應自然、因地制宜,才能在保持自然健康肌體的基礎上獲得更多人類發展的養料,讓自然環境與人類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保護自然,讓自然“開心舒暢”。人類如果不珍惜自然,就會被自然反噬。自然環境存在的三大突出問題,大地之殤、霧霾圍城、黑臭水體,導致群眾生命健康受到威脅。而現如今無廢城市的建設、APEC藍的出現、黑臭水體的專項整治,都可以看出政府保護自然的決心和能力。污染問題的集中攻克,生態傷疤的修復,都給我們以保護自然的信心。生態環境的整治是一個久久為功的過程,我們要改變西方現代化掠奪自然的發展軌跡,堅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步步夯實,在追青逐綠的過程中,實現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愿景。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边@與習總書記描繪的生態圖景不謀而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光在古代思想體系里,也是現今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以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為著力點,促進綠色發展,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畫卷在中國大地上徐徐鋪展。
>熱推課程:國面形式大揭秘 | 專業專項考情 | 專項重點精學 | 精講面試 | 99元揭秘面試
>研學:1元100個必看面試熱點 | 申論80分示范答題 | 考點梳理 | 69.9元180個考點 | 12元時政月末盤點
>專項:1元行測600題 |行測每日資料 | 典藏范文500篇 | 易錯600題 | 申論8套卷 | 試題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