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12月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舉行2023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鴻忠出席并講話。
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吳政隆主持公祭儀式,全國政協副主席胡春華和中央軍委委員、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出席。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以立法形式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提出觀點】
緬懷歷史,紀念歷史,是為了警醒后輩當自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不斷奮斗,發展壯大,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發展優勢。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奮力邁向第二個百年目標的關鍵時期,歷史經驗發揮了巨大作用,全國公祭日,是對革命先烈,以及所有為抗戰做出貢獻的群眾、人民的尊重和敬仰,是民族走向復興,少年接續奮斗的精神內核。
【綜合分析】
一、國家公祭日的深遠意義
1、設立國家公祭日,舉行國家公祭儀式,體現的是一種國家意志和尊嚴。其核心價值意義在于振奮民族精神的同時不忘歷史,追求和平。
2、設立國家公祭日可以緬懷過去,是撫慰人心、順應民意的舉措。同時,設立國家公祭日也是中國與世界更好的溝通,向世界傳遞中華民族對人權和文明的態度,向世界表達我們熱愛和維護和平的決心和責任。
3、反對戰爭,珍惜和平。設立國家公祭日,以史為鑒,共創未來,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和正義良知,促進時代共同發展進步。
二、傳承紅色基因面臨挑戰
(一)與時代融合有待加深
紅色基因傳承與發展的形式缺少創新性。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不斷進步,各種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一直在不斷地盛行,而且將紅色文化精神作為革命年代最為寶貴的歷史遺產,同時紅色精神的存留也充分地發揮著其應有的作用,可是并沒有很好的將時代進行全面的接軌,更加沒有現代的真實意義體現出來。
(二)傳承深度與廣度不夠
在現如今的社會中,缺乏了紅色精神的傳承者。同時紅色精神的宣傳還不充分,而且還存在對紅色基因傳承不了解,不知道的情況。此外,傳承的覆蓋面并不夠,尤其是深入到民眾之間還有待增加影響。
(三)傳承區域發展不平衡
目前,紅色基因傳承主要形式依托于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與挖掘,從開發區域來看,目前呈現出明顯的發展不平衡情況,在諸多革命老區,紅色基因傳承與開發較為充分,因此,呈現出有的一些革命地區發展的十分迅速,但是有的地方卻是止步不前,因此也就造成了區域發展有差異,不平衡,紅色資源開發不重視、不充分的情況發生。
【參考對策】
青年人如何賡續紅色精神呢,可從如下方面著手。
1、始終將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斷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崛起而不斷奮斗。傳承革命精神即“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是進步青年的基本價值觀。
2、繼承傳承五四愛國革命精神的優秀思想精髓,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做好生活中的點滴小事,用實際行動將這一精神傳播給更多的人“五四運動”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五四愛國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
3、作為當代青年,歷史賦予我們新的使命,我們要始終牢記黨的重托,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理性愛國,以積極的心態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肩負起歷史使命,用青春譜寫歷史新篇。
>熱推課程:國面形式大揭秘 | 專業專項考情 | 專項重點精學 | 精講面試 | 99元揭秘面試
>研學:1元100個必看面試熱點 | 申論80分示范答題 | 考點梳理 | 69.9元180個考點 | 12元時政月末盤點
>專項:1元行測600題 |行測每日資料 | 典藏范文500篇 | 易錯600題 | 申論8套卷 | 試題領取
>圖書:2024國考圖書套裝(含2023國考試題+100H輔導+60天會員+每周??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