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結合’鞏固了文化主體性,創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這一文化主體性的最有力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鮮明提出“文化主體性”的重大論斷,深刻闡釋了“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的重大意義。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對于我們新征程上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提出了“文化主體性”的重大論斷,即文化主體性是創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有力的體現。對此,請你談談對于“文化主體性”的理解。
1.解釋含義,揭示道理。
主體性是一個哲學概念,指人在實踐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能力、作用、個人看法以及地位,而中華民族文化的主體性則體現在文化對于國人思想、行為的影響,更體現在一個國家精神上的獨立自主。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建立在以我國文化為主體性的基礎之上的。
2.分析文化主體性的重要性。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中華民族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延續至今、從未中斷的文明,我們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文化歷史,有著56個團結統一的民族特點,即使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經歷過數次的變化、擴大、挫折、磨難,但我們國家所體現出的團結性和統一性是從未改變的。同時,歷史已在告訴我們,沒有文化主體性,就沒有前途和未來,也得不到真正的尊重。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當前世界格局復雜多變,伴隨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的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也發生著新的變化,在這個大變局下,一方面,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價值觀的影響力和吸引力逐漸呈現出下降趨勢;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大國的文化影響力正呈現上升趨勢;圍繞意識形態、發展道路、民族精神、國家形象的文化斗爭日趨激烈,我國只有把握好文化主體性,堅定不移的貫徹和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才能在此次變局中順勢而為、蓄勢而上。
3.如何鞏固文化主體性。
(1)堅持文化認同。要想鞏固好我國的文化主體性,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提升全民的文化認同,保護和利用好現存的文物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延續歷史文脈;同時,強化文化根基抓早抓小,從教育入手加強引導;發揮好媒體的傳播作用,以精致節目、主題報道,潛移默化的形成文化認同感,實現文化自信。
(2)堅持守正創新。實現文化主體性,則既要守正,更要創新。以傳統文化為基石,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導向,構建我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借助歷史、黨史、新中國發展史,實現以史為舵,以時代為帆,成就中華文化之巨輪。
(3)堅守開放包容。勇于接受各國文化的差異性,善于發現各國文化的閃光點,做到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做到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
>熱推課程:國面形式大揭秘 | 專業專項考情 | 專項重點精學 | 精講面試 | 99元揭秘面試
>研學:1元100個必看面試熱點 | 申論80分示范答題 | 考點梳理 | 69.9元180個考點 | 12元時政月末盤點
>專項:1元行測600題 |行測每日資料 | 典藏范文500篇 | 易錯600題 | 申論8套卷 | 試題領取
>圖書:2024國考圖書套裝(含2023國考試題+100H輔導+60天會員+每周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