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答題基本原則是材料為王,換言之,考生在做題時大多需要從材料中確定答案要點,而材料中的相關信息有的可以直接抄,有的卻需要考生通過分析、總結,自行組織語言進行概括,這種要點往往成為考生做題的難點,尤其是對案例的綜合概括。
【例題】給定資料 2 中,L村村支書面對村民土地調整的要求,發出感慨:“這樣一來,我們的壓力很大,看來村里的土地調整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請根據給定資料 2,分析他為什么感到壓力很大。【2018國考地市】
要求:
(1)全面、準確、有條理;
(2)不超過 200 字。
……
村民李某在二輪承包時家里只有他們夫婦和未成年的兒子,多年后兒子娶妻生子,都沒趕上村里分地,一家 6 個人種著 3 個人的地,收入窘迫。特別是每當看到鄰居張某家 2 個人種著 9 個人的地時,頗有怨言:“明顯不公平,就應該收回重分。”但張某對他的話卻不完全認同:“我家地多人少是事實,可二輪續包的時候就是這樣,30 年不變也是國家規定的。”
……
……2006 年因為村民的承包地占用量與家庭人口數量不均衡,村里曾有過一次調整的打算,村委會研究決定:凡是人口減少以及已經遷往城鎮落戶的非農戶,其承包的土地份額一律收回,另行發包給新增人口的農戶。村民石某因妻子去世而被收回了 2 畝地。石某不服,將村委會告上法庭,要求返還被收走的土地。法院經審理認為,2003 年實施的《農村土地承包法》確立了“承包土地以戶為單位,減人不減地”的原則。根據該法律,家庭承包經營權的主體是農戶整體,而不是家庭成員個體。只要承包方的家庭還有人在,土地就不能收回。只有在承包經營的家庭消亡,或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的市并轉為非農戶口的情況下,發包方才可以收回承包地。如果承包方自愿放棄承包地,則應提前半年提出申請。最后法院判決村委會返還石某土地……
……
例題分析:
審題得知本題要求考生分析村干部面對土地調整要求感到的壓力大的原因,通過分析因果關系基本可以確定要點,但本題內容包括多個案例,這就需要對案例進行綜合概括。
案例1首先介紹了村民李某家的基本情況,對此,李某認為“不公平”,其次介紹了其鄰居張某的看法,認為“這是國家規定”,兩人的觀點很明顯不一致,于是很多考生就會將其總結為“村民意見不一”。然而這僅僅是表面上的原因,李某表達的是其個人訴求,而張某其實并未直接表明自己的觀點,而是強調“這是國家規定”的客觀實際,所以這里的原因根本上是李某這位群眾的訴求與國家規定的矛盾,而非群眾之間的矛盾。因此,該要點應寫為“人多地少的村民認為不公平應收回重分,但這卻與國家規定相矛盾/但是國家規定不允許。”同時,這里也要注意要點關鍵詞,是“村民”和“國家”兩個主體間的矛盾,一定要寫全面。
案例2介紹了村里進行土地調整,村民石某為此與村委打官司,法院最終判決石某勝訴,同樣的,表面上看是村委土地調整與村民意愿的相矛盾,但最終下結論的卻是法院,所以本質上是村委與法律規定之間的矛盾,因此,該要點應寫為“當地政府支持土地調整,與國家法律相矛盾/國家法律不支持。”
本質上,綜合概括就是要求考生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因此考生應深入分析、全面思考。
>熱推課程:國面形式大揭秘 | 專業專項考情 | 專項重點精學 | 慧答面試 | 面試先導學
>研學:申論80分示范答題 | 考點梳理 | 69.9元180個考點 | 12元時政月末盤點
>專項:每日看行測資料 | 行測易錯600題 | 申論“”題卷 | 試題領取 | 1元金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