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吃頓飯,內容社區中拍著胸脯保證的美食推薦,一口吃下去簡直懷疑人生;網上購個物,素人博主信誓旦旦的好物分享,讓人對 “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天差地別有了更刻骨的認識;出門旅游,“種草筆記”里如夢如幻的人間仙境,竟然只是一層“鬼斧神工”的人工濾鏡……現如今,一些主打真實和分享的“用戶原創內容”平臺,正在淪為天花亂墜的營銷軟文集中地,不僅無助于提升消費體驗,還成了槽點滿滿的重災區。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平臺“種草”東風積攢了過億用戶、過億月活,但剝開“種草”如火如荼的表象,內里卻是泥沙俱下的亂象,如產品功效夸大、場景過度美顏、代寫軟文編造體驗,有的甚至制假售假……對此,你怎么看?
1.圍繞“種草亂象”,表明觀點。
自古以來,我國都有“種草帶貨”的傳統,如我國漢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張騫,出使西域,帶回大批海外貨物,當時的長安,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無不被“種草”“安利”。“種草”本是物品交流的一個很高效的途徑,但出現各種亂象,不僅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和信任,也會折損內容分享平臺和分享經濟的美好前景,相關部門必須規范“種草帶貨”。
2.圍繞“種草亂象”,分析原因。
(1)缺少的職業素養。當經濟利益戰勝職業素養時,種草帶貨的素人、網紅名人,也會丟失真誠,丟失職業素養,夸大其功效、甚至推薦假冒偽劣產品。
(2)缺失的法律法規。“種草帶貨”屬于新興行業,目前法律中尚無專門性的法律法規,盡管《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有相關的規定,但約束力和威懾力還不夠,讓這些人敢于挑戰法律的底線。
(3)缺位的監督管理。對種草帶貨的種種亂象,背后凸顯的是缺位的監管工作,包括市場監管和行業的管理。
3.圍繞“種草亂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1)繼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種草帶貨”絕不是法外之地,從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約束平臺和商家行為,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證消費者權益,再到《關于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等,形成了一套層級分明的法律框架,厘清相關主體的法律責任,并明確罰則,嚴打虛假“種草”。
(2)行業及時制定相應規范。以《視頻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范》為基礎,行業協會要積極主動發揮主觀能動性,制定相關管理規范,通過不定時不定期的培訓、約談、巡查等方式,強化行業規矩,倡導真誠種草,形成風清氣正的“種草”風氣。
(3)壓實平臺管理之責。規范“種草帶貨”,平臺責無旁貸。平臺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互聯網技術優勢,在打擊虛假“種草”方面有更大作為;要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完善事前嚴格準入、事中動態引導,及時發現并解決新問題。當出現自己平臺的種草亂象時,必須一查到底、形成懲罰機制,切實提高其違規成本。
>熱推課程:國面形式大揭秘 | 專業專項考情 | 專項重點精學 | 慧答面試 | 面試先導學
>研學:申論80分示范答題 | 考點梳理 | 69.9元180個考點 | 12元時政月末盤點
>專項:行測資料 | 行測易錯600題 | 申論“”題卷 | 試題領取 | 1元金題卷
>圖書:2024國考圖書套裝(含2023國考試題+100H輔導+60天會員+每周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