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測片段閱讀主旨觀點題中,有一類題型需要選擇含對策類的選項,這可把一部分同學難倒了,有的同學不清楚如何判斷要選對策類的選項,甚至當遇到含兩個對策類的選項時,更加丈二和尚摸不頭腦,一頭霧水。那接下來中公教育就用兩個例題幫助大家弄明白、理清楚到底何時要選對策類的選項以及如何選擇更具針對性的選項。
>直播: 18H常識巧記 | 69.9元180個核心考點
什么是對策類選項?
當選項中出現應該、急需、應當、必須、需要等動詞時,該選項是對策類選項。
一、正面提對策
文段直接用對策詞(應該、急需、應當、必須、需要……)表明主旨
【例題1】
古人云:“道不同而不相悖,萬物并育而不相害。”建設文化強國,必不能拋棄傳統文化。更不能盲目沉溺在對外來事物迷離含混的幻想之中。相反,我們首先要堅守自己的長處。同時要懂得交流、借鑒、分析和辨別異質文明和他者文化的“表象”與“根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A.對待傳統的舊有文化,我們應該去粗取精
B.對待異質文明和他者文化,我們應該兼容并包
C.我國建設文化強國,應吸收和借鑒中外文明成果
D.建設文化強國有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公解析】[答案]C。文段首先指出建設文化強國不能拋棄傳統文化,更不能盲目沉溺外來事物。緊接著通過“要”提出對策,即堅守自己的長處,并通過并列詞“同時”提出另一對策,即要懂得交流、借鑒、分析他者文化。尾句通過條件詞“只有…才…”、指代詞“這樣”再次強調前文對策的重要性。故文段主旨為建設文化強國,應堅守自己并借鑒、分析他者文化。C項,“應吸收和借鑒中外文明成果”概括全面,當選。A項,“對傳統舊有文化去粗取精”對應“堅守自己的長處”部分,雖然是對策類選項,但表述片面,排除;B項,只提到“異質文明和他者文化”,未提到“堅守自己的長處”,雖然是對策類選項,但同樣表述片面,排除;D項,文段重點強調如何建設文化強國,該選項強調建設文化強國的意義,話題不一致,排除。故本題選C 。
二、反面提對策
文段出現“如果/假如/一旦/倘若……+不好的影響”等反面論述的句子,需要提對策。
【例題2】
數字經濟的發展與個人信息保護本不應是非此即彼的選擇。然而,無論是傳統產業的興衰,還是近年來經濟新業態的更迭,許多教訓在提醒我們,發展與規范極易顧此失彼。數據是數字經濟的“糧食”,而數字經濟則被看作是中國經濟實現彎道超車的良機。然而,數字經濟與信息數據保護之間的沖突已日益凸顯。個人信息保護基本規范缺位,監管執行無力且遲緩,平臺侵權頻發,諸多難題倘若不能盡快破解,最終必然拖累數字經濟本身。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中國發展數字經濟須先建立規范有序的市場
B.數字經濟時代依法依規保護個人信息迫在眉睫
C.數據收集與個人權益保護之間的矛盾難以調和
D.迅猛發展的數字經濟不可避免地帶來數據安全問題
【核心解析】[答案]B。文段首先指出數字經濟的發展與個人信息保護不應非此即彼;然后以第一個“然而”轉折指出發展和規范很難兩全;接著用第二個“然而”強調數字經濟的突出問題,即數字經濟與信息數據保護之間的沖突已日益凸顯;最后針對轉折后的問題進一步說明,在個人信息保護上,法律法規、監管、平臺三方均存在問題,并用一個假設句說明,如果再不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必然拖累數字經濟本身。由此可知,文段主旨應是針對尾句提出的問題的解決對策。A 項,“建立規范有序的市場”雖然是對策類選項,但討論的是“先建立規范有序的市場”,與文段尾句提出的問題無關,該對策不具針對性,排除。B 項是針對尾句提出的問題的對策,當選。 C 、 D 兩項描述的均是產生的問題,并非針對文段尾句中的問題提出的對策,排除。故本題選 B 。
各位同學,以上是MVP學習網為大家分享的此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大家一定要火眼金睛,抓住對策詞以及反面論證的關聯詞,相信以后再遇到此類題型時,一定能又快又準的做對,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熱推課程:國面形式大揭秘 | 專業專項考情 | 專項重點精學 | 慧答面試 | 面試先導學
>研學:申論80分示范答題 | 考點梳理 | 69.9元180個考點 | 12元時政月末盤點
>專項:行測資料 | 行測易錯600題 | 申論“”題卷 | 試題領取 | 1元金題卷
>圖書:2024國考圖書套裝(含2023國考試題+100H輔導+60天會員+每周模考)
>會員:MVP學習網專屬尊享會員 加入會員專項多重權益 只為考公的你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