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公共筆試科目大綱的申論部分要求的歸納概括能力是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亦是公務員考試的考察重點。不少考生覺得這類題目看起來簡單,但寫起來不然,或是無法獲得高分。這類考生往往只顧抄寫材料,無法更好地體現自身優勢和能力。只有準確地提煉總結核心詞并呈現出一定的書寫邏輯才是制勝關鍵。下面MVP學習網帶大家一同探尋如何提高概括能力吧。
一、什么是歸納概括?
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理解含義,把握關系,結合給定資料涉及觀點準確提煉要點。通俗來講,明確題干要求的作答對象,再回到材料中尋找書寫與作答對象有關的要點內容。
二、如何答好歸納概括?
歸納概括題的重點是善于從材料里面找關鍵詞,那么哪些關鍵詞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定位關鍵詞要點呢。
1.高頻詞
高頻詞即相同關鍵詞或者近義詞重復出現,當材料中出現高頻詞匯時,說明其與段落主題密切相關,同時大概率與要點有關,考生需多加注意。
2.首尾句
首尾句即材料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考生需要判斷其是否可以總結段落內容,如果可以便能較為快速鎖定要點。
3.核心觀點
核心觀點往往來自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群眾媒體等,通常是對材料中某一觀點或事件的高度總結,對概括材料起到重要作用,應多多關注。
4.前后呼應(提示詞)
當考生遇到較為細碎具體的要點時,可以關注該部分材料前后部分有無對這些要點的高度概括,如果遇到則可以優先書寫這類關鍵詞。
5.政治素養
當前考試越來越側重政治性,自2019年起,更是明確指出測查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解決問題的能力,2024年國考同樣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重點測查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考生在閱讀材料時應著重關注有關黨員干部、國家政策、理論思想等相關方面,思考其與作答對象是否有關。
6.上位詞
上位詞指的是概念上外延更廣的主題詞,即能夠覆蓋多個詞語的總結詞,考生在閱讀材料時有些內容太過細碎,都將其作為答案書寫占用較多字數,這些需要考生將其總結概括再進行書寫。
考生需要練習的往往是對材料的深入理解,了解以上的關鍵詞方法,有利于提升材料敏感度,帶著目的讀材料,有利于真正讀懂材料。但需要明確的是,只有將理論和實踐結合才能提高自身歸納概括能力。
>熱推課程:AI測評短板 | 精品課60講 | 新大綱課程 | 全過程京訓班 | AI數智課
>研學: 申論80分示范答題 | 考點梳理 | 69.9元180個考點 | 12元時政月末盤點
>專項: 行測易錯600題 | 申論“”題卷 | 試題領取 | 1元金題卷 | 行測資料
>圖書:2024國考圖書套裝(含2023國考試題+100H輔導+60天會員+每周模考)
>會員:MVP學習網專屬尊享會員 加入會員專項多重權益 只為考公的你打造!
<!--?|?中公速學班?|?政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