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制造業不斷修煉內功,從弱轉強,目前已經成為制造業第一大國。新工業革命正朝我們迎面撲來,云計算、機器人、智能化、大數據充斥耳際,中國制造正在面臨嚴峻的挑戰和難得的機遇,中國制造業規模和總量已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強。面對資源和勞動力成本的雙重壓力,要驅動“中國制造”向縱深發展,就必須強化“中國智造”的廣泛運用。
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華麗轉身要以人才為支撐。“中國智造”離不開人才支撐。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圍繞科技制高點和高端人才的競爭空前激烈。“中國智造”要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就必須更加重視發揮人才第一資源的支撐作用。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有各項事業發展的廣闊舞臺,完全能夠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大批優秀人才,培養出大國工匠。同時加強人才國際交流,使更多全球智慧資源、創新要素為我所用,真正從“中國制造”演變為“中國智造”。
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華麗轉身要以產業為保障。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中國制造業仍然大而不強,在自主創新能力、資源利用效率、產業結構水平、信息化程度、質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顯,產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的任務緊迫而艱巨。而由人們生活水平提升帶來的互聯網經濟的高速發展,將成為加速推動中國工業轉型的巨大引擎。當前,互聯網與制造業的融合正在日益加深,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發展方向和國際先進制造業競爭的制高點。我國是制造業大國,也是互聯網大國,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空間廣闊,潛力巨大。在這一過程中,要牢牢把握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加快推進“互聯網+制造”發展,推動我國制造業由大變強。
隨著中國提出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的百年目標,“中國制造”開始向“中國智造”大步邁進,我國制造業取得巨大成績,離不開國家的積極推動,最終才能真正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推動中國智造的轉變。
>熱推課程:AI測評短板 | 精品課60講 | 新大綱課程 | 全過程京訓班 | AI數智課
>研學: 申論80分示范答題 | 考點梳理 | 69.9元180個考點 | 12元時政月末盤點
>專項: 行測易錯600題 | 申論“”題卷 | 試題領取 | 1元金題卷 | 行測資料
>圖書:2024國考圖書套裝(含2023國考試題+100H輔導+60天會員+每周模考)
>會員:MVP學習網專屬尊享會員 加入會員專項多重權益 只為考公的你打造!
<!-- | 中公速學班 | 政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