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測常識判斷考試中,經濟學的相關知識點分布較廣,而其中關于我國的分配制度又是我們廣大考生容易混淆的內容。那MVP學習網幫大家梳理我國的分配制度,以便廣大考生更好地掌握。
一、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國的分配制度
1.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
(1)制度內容: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原因:我國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決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2.分配方式——按勞分配
(1)形式:公有制企業中,工資+獎金+津貼;農村集體經濟中,農民承包土地經營所得。
(2)原因
①實行按勞分配,有助于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勞動者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技能,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
②是對以往幾千年來不勞而獲的剝削制度的根本否定,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
3.分配方式——按生產要素分配
(1)參與分配的生產要素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
(2)積極意義:有利于讓一切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動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發展。
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勞動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
5.勞動是財富的源泉
(1)我們獲取的任何收入歸根結底都來自勞動創造。
(2)要弘揚勞動精神,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要鼓勵全體勞動者通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致富。
二、完善個人收入分配
1.原因:收人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為此,必須完善個人收人分配,理順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的收人分配關系。
2.如何完善個人收入分配
(1)根本措施: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并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要堅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人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兩個同步)
(3)初次分配方面,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4)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強化稅收調節。
(5)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要規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勵勤勞致富,保護合法收人;增加低收入者收人,擴大中等收人群體,調節過高收入,清理規范隱性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6)必須堅持消除貧困。
>熱推課程:2024國考全過程京訓班 三大階段16個單元,更具針對性、預判性?。ㄕn程亮點:報名即測評+專屬學習規劃+職位匹配測評+職位報考指導。)
>研學: 2024國考AI數智系統課 | 中公速學班 | 政治素養能力提升課
>試題:2行測專項精學 | 69.9元180個核心考點 | 12元看時政月末盤點 | 9元國考歷年試題領取 | 1元國考金題卷 | 29元易錯題盤點
>專項: 9.9元行測速解36計 | 90分鐘行測專項黃金考點 | 69元常識速記 | 16元看申論考點突破 | 3.9每日看申論熱點 | 29元學申論會議寫作
>圖書:2024國家公務員考試圖書套裝(含2023國考試題+100課時輔導+60天會員+每周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