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表達能力在結構化面試中是最容易被量化的測評指標,所謂面試其實就是考生與考官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其要求考生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表達能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能夠吸引考官對你的注意力,更能夠使考官輕松、明確地把握自己思想觀點的內核,這樣更加容易獲得考官的青睞。
一、表達流暢、聲音洪亮
面試過程中首先要保證語言表達的流暢性,切忌表達磕磕絆絆,卡頓不斷,聲音太小。考生在面試學習過程中主要表現出的問題有口頭語多(例如嗯、啊、然后之類)、停頓較多、語句不通、聲音太小等,因此要保證表達流暢性,首先要減少口頭語的使用,改變語言表達習慣,用更加規范的語言進行表述,其次要注意發音準確,吐字清晰,作答過程中放開聲音,底氣十足,提升音量,還要注意控制說話的速度,以免磕磕絆絆,影響語言的流暢。
二、表達有邏輯、內容更清晰
面試過程中語言表達的邏輯性尤其重要,考生在表達過程中切忌天馬行空,毫無邏輯,東說一點、西說一點。時刻記住:邏輯化的思維是為了使自己明白,而邏輯化的口頭語言表達則是為了使他人明白。表達的邏輯有內容上的邏輯和形式上的邏輯兩種,在語言表達中要做到有邏輯的表達,首先要有對題目清晰的宏觀思路,內容要環環相扣,因果突出,首尾照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內容上的邏輯;而在表述過程中,我們通常要將答題內容進行細化,這就需要使用邏輯連接詞,例如:第一點、第二點……首先、其次、然后、最后……一方面、另一方面……等,這就是形式邏輯。
三、表達準確、突出核心
面試過程中語言表達的準確性也很重要,在言語表達中是以對方的準確、清晰地接受為目的,因此嚴密、準確的作答是必然和必須的,內容的精準能夠讓考官清晰地獲得你的答案,能夠讓你的作答更加貼近考官想要的答案。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我們要善于抓題干核心話題和核心問題,在作答過程中盡量避免插入大量的無關話題,帶偏考官。
四、表達的感染力、直觀加分項
表達的感染力是一個較難量化卻隱含其他言語表達指標的概念,其他言語表達指標的程度高低、性質優劣都可能構成對感染力的影響。感染力不僅要求收聽者接受、認同,而且要求聽者引發情感共鳴,豐富的感染力將有效化解聽眾通常情況下以自我觀點為中心,而難以接受對方意見的“排異”心理慣性,從而提高自己觀點的接受率。
因此,在面試答題過程中,考生應該增加適當的抑揚頓挫、傾注更多的情感,平時進行有意識的訓練以及控制、調整,祛除先天中的不足部分,從而能夠在表達中平仄有序、音質優美、富有“磁性”,增強語言感染力。
>熱推課程:2024國考全過程京訓班 | AI數智系統課 | 中公速學班 | 政治素養提升課
>研學: 申論80分示范答題 | 考點梳理 | 69.9元180個考點 | 12元時政月末盤點
>專項: 行測易錯600題 | 申論“”題卷 | 試題領取 | 1元金題卷 | 行測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