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去年底,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也提出,“在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前瞻謀劃未來產業。”
當前許多地方推進未來鄉村建設,努力構建引領數字時代、呈現未來元素的鄉村新社區;還有基于生物科技和生物產業的未來食品,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和蛋白……對于發展未來產業,請談談你的看法。
1.概括話題,給予評價。
未來產業是指引領重大變革的顛覆性技術及其新產品、新業態所形成的產業,比如機器人、金融程式編碼化、網絡安全以及大數據等。未來產業深刻改變社會生產生活形態,推動經濟社會變遷。我國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做好前瞻布局,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未來產業發展之路。
2.分析發展未來產業的意義。
(1)未來產業改變人民生活。未來產業提升社會生產力水平,可以更好滿足人們現有需求,幫助人們不斷突破認知極限和物理極限,拓展新的發展和生存空間。
(2)未來產業拉動經濟發展。未來產業將引導市場主體向更先進的生產力聚集,催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創造新的應用場景和新消費需求,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
(3)未來產業提升綜合國力。從國際上看,未來產業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發展未來產業,探索“無人區”技術突破,可以促進科技自立自強和產業鏈安全可控。
3.結合實際談措施。
(1)完善頂層設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等相關部委,聯合中科院、工程院等科研機構及高科技龍頭企業,定期編制科技預見報告,對全球前沿技術發展趨勢進行展望,對未來產業包含的具體領域進行研判并進行動態調整,對國家和地方政府科技創新投向、企業研發投向、金融機構資金投向、政府市場補貼投向等進行引導。
(2)加大基礎研究投入。持續加大國家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加快構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設置一批重大科技專項,探索未來產業研究院等適應未來產業發展特征的新型研發組織模式。鼓勵科技創新基礎好、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方和城市圍繞本地優勢規劃未來產業,加大基礎研究投入。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投入的加計扣除比例,鼓勵高科技行業龍頭企業加大對基礎研究資金和人才的長期投入。
(3)營造創新環境。鼓勵大學、科研院所制定科研人員參與分享科研成果交易和轉化收益的政策。鼓勵大學、科研機構和檢驗檢測機構向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科學儀器共享和檢驗檢測服務。提升孵化器、加速器的軟硬件條件,加強科技研發資源的共享使用,提供一攬子綜合服務,對未來產業初創企業提供更大力度的優惠支持。
(4)加強市場需求支持。教育、科技等有關部門舉辦前沿技術工程化應用比賽,引導大學、科研機構推動前沿技術的應用轉化。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國防軍工用戶積極采用前沿技術工程化形成的產品和服務;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基礎設施。
>熱推課程:2024國考深度系統班升級不加價(1000課時直播+28本精選圖書+2套模擬卷+3000+試題練習+1年會員權益)
>直播:12元申論80分答題示范 |2行測專項精學 | 1元政綜研學課 | 1元報告研學5件套 | 1元高效搶學計劃 | 69.9元180個核心考點
>資料:9元國考歷年試題領取 | 1元國考金題卷 | 行測速解36計 | 90分鐘專項黃金考點 | 易錯題盤點 | 時政學習積累 | 常識理論學習 | 申論考點突破 | 熱點素材積累 | 會議寫作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