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已經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計劃,日本政府這種無視國際社會關切,強推排海計劃,引發日本國內及國際社會的持續反對和批評。日本排放核污水為何會引起這么大的反響,核污水如何產生,又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呢?中公教育在MVP學習網將帶您了解“核”是什么?
一、何為核能
核能,也稱原子能。是通過核反應從原子核釋放的能量。主要包括三種核反應:核聚變、核裂變及核衰變。目前我們人類開發核能的途徑主要有兩種,即核裂變及核聚變。
1.核裂變:通過重元素的裂變,例如鈾的原子核裂變。一個重原子核,分裂成兩個或多個中等原子量的原子核,引起鏈式反應,從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鈾的裂變就是,用一個中子撞擊鈾的原子核,使其分裂成兩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同時產生新的中子和β、γ等射線,同時釋放出核裂變的能量。目前人類已經可以進行大規模可控的核裂變,核電站發電及原子彈采用的就是核裂變技術。
2.核聚變:通過輕元素的聚變,如氘、氚等。在極高的溫度和壓力下兩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結合成質量較大的新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的過程,也稱熱核反應。人類目前尚未掌握大規模可控的核聚變技術。但仍有氫彈作為不可控的核聚變技術的產物。
二、核廢料
在核工業生產和科研過程中,會產生一些不同程度放射性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的廢物,簡稱為"三廢"。
1.固體廢物:核反應的固體廢物主要是一些被污染的工具、過濾器的失效濾芯、除鹽器的廢樹脂等等。這些固體廢物產生后會在生物防護條件下被送往固體廢物處理系統,經處理后貯存,不會排放到環境中。
2.氣體廢物:核廢氣主要是含氫廢氣和含氧廢氣兩種。一般含氫廢氣會被送往含氫廢氣處理系統,經壓縮貯存和放射性衰變后排往大氣。含氧廢氣經含氧廢氣系統過濾后直接排往大氣。核廢氣含放射性較少,且經處理后基本無放射性污染等, 所以可以安全排出。
3.液體廢物:核廢液有一部分未被空氣污染的可以被收集送往回收系統,經處理后重新使用。但大部分的廢液,尤其是放射性廢液,需要被收集后送往廢液處理系統,經監測、處理后再排放。
三、日本核廢水排放的可能危害
核能三廢實質上最開始都可能有放射性,那么為什么大家對日本排放核廢水的反應這么大呢?實質上主要是因為三廢中,固體廢物被儲存,氣體廢物處理后排放高空。只有液體廢物是處理后排放到和人類接觸最多的地方——水體中,而核廢液又是最不好處理,最需要監測的廢物。
正常情況下排放的核廢水經過處理,經檢測安全后可以正常排放。但日本福島核污染水非正常核能發電的廢水,而是核事故后的廢水,排海的安全性并沒有得到充分驗證。如果放射性超標,那么排放出的帶有放射性的核廢水57天就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幾年內將隨著大洋洋流逐漸蔓延至全世界,而內部含有的放射性元素無法短時間內被環境消除。這些核廢水將會影響到全球魚類遷徙、遠洋漁業、人類健康、生態安全等方方面面。尤其是對于人類來說核廢水中含有的鍶-90可導致骨組織肉瘤、引發白血病;銫-137會引起軟組織腫瘤與癌癥;碘-129容易導致甲狀腺癌;碳-14可能會損害人類DNA。
綜上所述,核廢水的排放關系到全球安全,所以日本排放福島核廢水會引起全球關注。相信通過本篇你也能知道為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有“核”不可排放。
以下關于核能,說法錯誤的是:
A.核能是一種新能源
B.目前人類已經完全掌握核能
C.核能三廢中固體廢棄物處理主要采取貯存的方式
D.核廢水經過處理,監測安全后可以排放
【核心解析】答案選B。核能是人類發現的可大規模替代化石能源的一種新能源,A項正確。核能三廢為固體廢物、氣體廢物、液體廢物,其中固體廢物經處理后貯存,不向環境排放;氣體和液體廢棄物經處理檢測安全后可以向環境排放,故CD正確。人類目前尚未掌握大規模可控的核聚變,故B項錯誤。
>熱推課程:2024國考深度系統班升級不加價(1000課時直播+28本精選圖書+2套模擬卷+3000+試題練習+1年會員權益)
>直播:12元申論80分答題示范 |2行測專項精學 | 1元政綜研學課 | 1元報告研學5件套 | 1元高效搶學計劃 | 69.9元180個核心考點
>資料:9元國考歷年試題領取 | 1元國考金題卷 | 行測速解36計 | 90分鐘專項黃金考點 | 易錯題盤點 | 時政學習積累 | 常識理論學習 | 申論考點突破 | 熱點素材積累 | 會議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