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大家在考場中遇到的都是結構化面試,但是近幾年來,無論是國考還是部分地區省考,選調生選拔,許多招錄單位在嘗試無領導小組討論這種面試形式,通過在討論中的發言表現來測查考生能力素養。更像是呈現一次工作中小組會議討論,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在這個過程中要想脫穎而出,不在于發言次數的多少,而在于要討論中發言的質量,做到每一次都是有效發言。接下來MVP學習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提升發言質量應當注意哪些方面。
一、觀點清晰,契合核心話題。
無論是提出獨到的觀點還是對于觀點深入分析探討,引起大家共鳴和討論,都是對進程的推動還是結論內容的有效補充都做出了貢獻。我們要做到在觀點表達時候心中有數。一方面是重點內容要前置。在發言開始便直截了當地闡明發言目的:我贊同選擇某某、我解釋一下某某疑問、我總結了一下大家的想法等等,這樣其他組員能更快速捕捉你的想法,后續才會有回應,發言被關注、被討論,自然是有效發言。另一方面是方案要點突出。這里需要把你整理出來的方案要點,勇敢地逐條表述出來,注意不要把跑偏核心話題,重點內容的陳述,需要在不同的環節適度把握,提供觀點、推進話題,或者是最后的總結也好,需要我們從解決問題的邏輯出發,以目的為導向。
二、注重引導,避免無序討論。
自由討論階段,意見不同產生分歧很正常,但是很多考生在爭執中沉浸在一較高下的口舌戰中,不懂得妥協和求同存異,嚴重阻礙進程。如果能及時快速厘清矛盾點,化解紛爭,推動進程,這樣的發言質量也很高。常見的梳理局面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梳理各方觀點,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自由發言后,及時總結一下目前有誰贊成什么、還有誰贊成什么,局勢瞬間清晰。二是梳理矛盾點,尤其是觀點沖突時很容易變成辯論賽,反復糾結,此時需要圍繞題干聚焦一下兩方的矛盾到底是什么,及時拉回來。三是總結已經完成的任務和目前在進行的任務,讓各位組員明晰已達成共識的內容,接下來需要做什么,不至于混亂浪費時間。
三、注重條理,提高發言效率。
單次發言如果只是表個態、冒個頭,自然也不能稱之為有效發言,還需要適當地進行解釋說明,并且在此部分要善用條理,簡單干脆地進行一二三、或者一方面另一方面等等進行梳理。例如:我對如何加強積分制宣傳引導對策進行一下補充。一方面堅持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結合。邀請電視臺、都市報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積分制”管理,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矩陣適時展示工作成效,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宣傳推廣,提升知曉率。另一方面現場親身感受。每季度召開一次居民“積分會議”,邀請轄區干部群眾現場參與,結合積分情況進行公開表彰獎勵,讓廣大群眾感受“積分制”管理實惠實效。
2024國考推薦》》1元國考歷年試題領取
申論素材積累|申論考點爆破營|申論專項補弱|重要會議專項寫作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