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減法”?原意是加減乘除數學算法的一種,但現在更是政府職能轉換,簡政放權的生動喻體。當下政府行政審批發生翻天覆地變化,“一門一網一次”、“一枚印章管審批”等實踐成果推陳出新,但是地方政府各部門之間依然存在信息孤島,信息交互不暢,甚至存在部分工作人員不作為亂作為等懶政怠政現象,使改革的紅利無法落實到群眾身上。面對新時代新挑戰,我們應當下大力氣做好減法,建設服務型政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減法”落實。群眾利益無小事,心無百姓莫為官。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黨員干部更是人民的公仆。唯有心系百姓、關心民生才能實現行政的有效開展落實。無論是心中始終裝著老百姓,一心幫助農民擺脫貧困的焦裕祿;還是與群眾保持魚水情感,堅持深入基層考察調研的廖俊波;或是堅持同群眾站在一起,攻堅克難絕壁鑿路的毛相林,反映的都是政府行政改革創新中以人民為中心的現實寫照。回顧中華千年歷史,不難看出無論朝代如何更迭,政策如何革新,不變的總是一枝一葉的為民情執政理念。如今,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多元發展,政府職能已然轉換,簡政放權成為當下政府行政新舉措,如何讓其“減”出實績、“減”出福祉,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變,不忘初心,接續奮斗。
用好科技創新手段,促進“減法”有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從交管部門優化辦事流程,提升辦事效率出臺“交管12123”APP,到江蘇省加強信息交互流通,打破信息孤島推出“不見面審批”,再到浙江省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建成信息共享系統打造“最多跑一次”,諸此種種都是政府簡政放權之中的創新之舉,其中成功之要在于把住科技的命脈。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科技不僅是社會生產力更替發展中有著推動作用,更是在政府行政創新改革之中有著關鍵作用。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如果未能在發展之中緊跟潮流、堅持創新發展,就無法認識到科技的真正實力,更何談簡政放權的有力改進。繁瑣程序帶來時間的浪費,老舊的陳規影響新時代的進步,唯有抓好科技創新,方能“減”出高效,“減”出力度。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簡政放權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需要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固把握科技創新力量,久久為功,接續奮斗,從而實現政府職能優化,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小編推薦》》》
熱門推薦》》》【政綜研學課】【報告研學5件套】【1元高效搶學計劃】【行測速解36計】【黃金考點】【易錯題盤點】【申論考點突破】【會員權益】
行測推薦》》》【時政學習積累】【常識理論學習】【69.9元180個核心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