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課程>>>行測速解36計 | 黃金考點 | 易錯題盤點 | 申論考點突破 | 會員權益
政綜研學課 | 報告研學5件套 | 1元高效搶學計劃 | 69.9元180+核心考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時代和實踐新要求,著眼人民群眾新期待,就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以“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為時代背景,以“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時代需求,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五位一體”總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主基調,以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為核心,以促進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為主旨,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緊依靠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不斷加強生態文明頂層設計,緊緊依靠法治建設和制度建設不斷強化生態文明法治保障,堅持把生態文明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堅持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和循環發展,堅持問題意識、改革意識、人民意識和辯證意識,以一系列嶄新的科學論斷、科學完整的理論體系,深刻、系統、全面地回答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自然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態民生觀、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體的整體系統觀、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的嚴密法治觀、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共贏全球觀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領域改革向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日臻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請結合這句話談一談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
尊敬的各位考官,在習近平總書記心目中,生態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一條不能逾越的底線,任何再以綠水青山換取金山銀山的做法,都是不被允許,也不能原諒的。習近平總書記在3月5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的審議時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從根本上講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的。”這個論斷深刻揭示了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既有側重又不可分割,構成有機整體。
具體來說:
一方面,生態環境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礎。經濟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如果離開了生態環境這一前提條件,經濟的發展就是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據媒體報道,曾經碎石裸露、寸草不生的燕南山,通過三年綠化“樹上山”工程,如今的燕南山披紅掛綠,形成紅雁池水源地綠化環線閉合,筑起城區南部生態屏障,攪熱山下區域生態旅游,讓周邊居民享受到生態改善帶來的紅利。包括燕南山綠化項目在內的無數實踐證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只有生態環境保護做得好,經濟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空間才更廣闊、后勁才更足。
另一方面,生態環境的保護離不開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能為生態補償、生態治理修復等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例如,烏魯木齊市“南大門”燕南山通過景觀提升改造和生態恢復,已成為一個集山體地質、遺址文化、生態修復為一體的城市郊野公園,“形成山、水、湖、林”為一體的獨特休閑觀光區;從“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到強調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再到要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等,長江兩岸11省市積極探索出的綠色發展新方式、新業態、新路徑,都充分證明了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因此,忽視環境保護搞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離開經濟發展空講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我們必須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辯證統一關系,建立在生態環境保護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才更有利于實現人、自然、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小編推薦》》》
熱門推薦》》》【政綜研學課】【報告研學5件套】【1元高效搶學計劃】【行測速解36計】【黃金考點】【易錯題盤點】【申論考點突破】【會員權益】
行測推薦》》》【時政學習積累】【常識理論學習】【69.9元180個核心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