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課程>>>行測速解36計 | 黃金考點 | 易錯題盤點 | 申論考點突破 | 會員權益
1元高效搶學計劃 | 69.9元180+核心考點 | 面試常見問題 | 面試達人進階 | 如何克服面試緊張
一、概述
數量關系一直以來因考查范圍廣、難度大、用時多而讓很多考生頭疼,但是在實際考試中,又是不能放棄的一個重要板塊,所以必須要有攻克數量關系的決心。今天MVP學習網帶大家學習行程問題之等距離求平均速度。
二、適用環境及公式推導
三、題型認知
在村村通公路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有兩個山村之間的公路都是上坡和下坡,沒有平坦路。農車上坡的速度保持20千米/小時,下坡的速度保持30千米/小時,已知農車在兩個山村之間往返一次,需要行駛4小時,問兩個山村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A.45 B.48 C.50 D.24
總結1:考試中,可以直接根據題干的描述列出相應的等量關系來進行求解,但是使用這種方法解析所用時間會更多。下面介紹一下等距離求平均速度的方法如何來求解整個題目。
方法二,解析:根據題意,兩個山村之間進行往返,上坡和下坡距離相等,都是兩山村之間的距離。可利用等距離平均速度,即往返的平均速度就是24千米/小時,往返總時間是4小時,故往返總路程為24×4=96千米,則兩個山村的距離為96÷2=48千米。
總結2:分析整個題干會發現,在往返過程中,總上坡路程與總下坡路程相等,出現“上下坡”、“往返”等字眼,可以先求出平均速度,再結合往返總時間,求出往返總路程,最后根據問題描述求解題目。
通過上述題目和總結,大家可以感受到要想掌握行程問題之等距離求平均速度,一方面要掌握題型的特征,了解這一類題目的特征能讓我們明確如何下手;另一方面是學習該知識點的相關技巧,更要對不同知識點多做總結,才能幫助我們提高學習效果。
小編推薦》》》
熱門推薦》》》【1元高效搶學計劃】【行測速解36計】【黃金考點】【易錯題盤點】【申論考點突破】【會員權益】
行測推薦》》》【時政學習積累】【常識理論學習】【69.9元180個核心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