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課程>>>行測速解36計 | 黃金考點 | 易錯題盤點 | 申論考點突破 | 會員權益
1元高效搶學計劃 | 69.9元180+核心考點 | 面試常見問題 | 面試達人進階 | 如何克服面試緊張
眾所周知,公考作文在題材上屬于議論文。而議論文的核心思路就是提出論點輔以相應的論據,最終說服考官。不同的是,公考議論文的觀點題干和材料已經給你,只需要你加以整合即可。為了使文章看起來更加有深度,我們不能一味照抄原材料,還需要借助一些外界力量,才能符合要求中提出的“參考給定資料,不拘泥于給定資料”。而優秀人物的例子便可達到提高作文質量的目標,但是作文中的例子一般需要經典的、富有權威性的,下面給出各位考生幾個考試中可以用到的例子,便于為作文添彩。
人物例子(正面例子)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用于話題——愛國、奉獻、敬業、堅持不懈、心懷天下。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寧河縣(今天津市寧河區)蘆臺鎮,核物理學家(身份),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從未留過學)。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做法),起了關鍵作用。此后長期領導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理論問題。對中國核武器進一步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從20世紀70年起,在倡導、推動若干高科技項目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就)
備注:使用例子的時候只需要簡寫,誰,做了什么,取得什么成就——人物+(身份)+做法+成就(身份可寫可不寫)。
示范:適當詳寫例子,使得論證更具體。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我國核物理學家于敏用實踐詮釋了這句話,從未留過學的他在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對中國核武器進一步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用敢為人先、奮斗創新的精神為我國核事業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申紀蘭,女,漢族,中共黨員,1929年12月29日出生于山西省平順,1946年10月參加工作,1953年8月入黨,是中國唯一的一位從第一屆連任到第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歷任金星農林牧生產合作社副主任、中共平順縣委副書記、山西省婦聯主任、長治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全國婦聯第二至四屆執委。201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申紀蘭“共和國勛章”。9月25日,被評選為“最美奮斗者”。
示范:略寫例子,采用權威人士言論時順帶提一嘴,用于支撐論證。
習近平多次強調:“好日子不是等來的,而是奮斗來的。”目前我國正處于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社會轉型期,唯一將奮斗方針貫徹到底才能開創美好未來。在這個奮斗為底色的時代大潮中,也涌現出一批“最美奮斗者,”比如獲得共和國勛章榮譽的申紀蘭。
孫家棟,男,漢族,中共黨員,1929年4月8日出生,遼寧復縣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風云二號衛星工程總設計師,北斗二號衛星工程和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高級顧問,原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中科院院士。他是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拓者之一,從事航天工作60年來,主持研制了45顆衛星。擔任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總設計師,實現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組網和應用。作為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擔任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的總設計師,樹立了我國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示范:拆分名言,對比論證,形成鮮明傾向。
中科院院士孫家棟以“鍥而不舍”的堅持,六十年來一直致力于航天事業,最終“金石可鏤”,實現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組網和應用;反觀當下年輕人,心態浮躁,急于求成,一遇到困難便“鍥而舍之”,最終收獲也不過是空留遺憾,“朽木不折”。
李延年,1928年11月出生,男,漢族,河北昌黎人,中共黨員,1945年10月入伍,原54251部隊副政治委員。參加過解放戰爭、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戰爭、邊境防衛作戰等大小戰斗20多次,榮立特等功1次,三等功、小功若干次。李延年始終保持老英雄、老黨員、老軍人的革命本色,居功不自傲,自身要求嚴,離休后被評為“先進離休干部”、“優秀共產黨員”。 201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李延年“共和國勛章”。
示范:古今對比,以遞進邏輯來突出人物的重點品質。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歷代軍人以生命書寫了守護祖國的墓志銘。古有戚繼光抗倭,岳飛抗遼,左宗棠收復新疆,捍衛了民族尊嚴;今有李延年二十多次參加護國戰爭,譜寫軍人戰歌。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他在其退休后依舊保持老英雄、老黨員、老軍人的革命本色,居功不自傲,嚴于律己。
袁隆平,男,漢族,無黨派人士,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籍貫江西省德安縣,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六屆、七屆、八屆、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2018年9月8日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獲評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201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國勛章”。
示范:以小見大
民以食為天,這句話放在任何時代都不過時。2020年,面對疫情沖擊,糧食安全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甚至有人擔心將來還能不能吃飽飯。為此,耄耋之年依舊忙碌在田間地頭的改革先鋒袁隆平再次闖進人們的視野,作為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他深知糧食短缺問題并不僅僅只關乎一個國家的溫飽,更有可能會危及整個人類,所以他才兢兢業業、不辭辛苦,開拓進取。奮斗不分年齡,這位老人一直在路上。
屠呦呦,女,漢族,中共黨員,藥學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寧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在醫學院藥學系生藥專業學習。1955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后曾接受中醫培訓兩年半,并一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2005年更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工作,期間前后晉升為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藥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示范:同行類比,激勵后人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最終青蒿素問世。她肩負起時代的使命,聽從國家安排,順應時局的需要,這正是我們所要學習的榜樣。無獨有偶,2020年,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身犯險,迎難而上,被稱為“最美逆行者”,他們就是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正是有了這些人負重前行,我們才得以歲月靜好,自在有為。
小編推薦》》》
熱門推薦》》》【1元高效搶學計劃】【行測速解36計】【黃金考點】【易錯題盤點】【申論考點突破】【會員權益】
行測推薦》》》【時政學習積累】【常識理論學習】【69.9元180個核心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