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課程>>>MVP學習網會員尊享系列課程 | 面試尊享9項權益
面試常見問題 | 專業專項課程 | 稅務重點題型 | 外交部寶典 | 面試達人進階 | 如何克服面試緊張
有一定理論基礎的考生在申論的學習過程中容易遇到瓶頸,具體表現為在做題過程中,無論是材料的批注勾畫,亦或是核心詞句的掌握都相對嫻熟,但成績依然難以突破,常陷入焦慮情緒中,甚至放棄申論。但申論卻占據著公務員考試的半壁江山,可以說失申論者失公考,MVP學習網在此告訴各位考生一定要重視申論,并且學好申論。那么,到底該如何破局呢?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申論考試的形式,以及背后的內涵。申論考試的形式其實就是“材料閱讀+寫作”,而深究其內涵,無論是材料閱讀還是寫作,都建立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也就是說,要想答好申論試卷,就必須深刻理解材料的內涵,以及其所包含的出題者的意圖。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道”與“術”應熟稔于“術”,更要深諳其“道”。申論的學習的“道”就是要做到理解材料,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而不僅是簡單機械地運用解題技巧,主觀地去拼湊自己想當然的答案。
當然,理解材料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也是有方法技巧的。具體可以先梳理材料的行文邏輯,理解文章的組織結構。然后劃分材料的層次,提煉每個層次的中心思想。再結合該題題干的考察意圖和背景,基本就能將題目和材料充分地理解。
例如,2021省考題目:“日子難免磕磕絆絆,但越過越有奔頭”。本題理解難度相對較大,但如果先梳理其行文邏輯,可發現整篇材料按照事情發展順序介紹了脫貧致富路上不斷出現的新問題,以及對策,最后總結,整體呈現分總邏輯。而最后一段總結道:“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這句話點明了該題考察背景為脫貧攻堅,而且就其句子內涵而言,要求我們不能躺在歷史的功勞簿上睡大覺,要不停地解決新問題,要奮斗不息。由此理解了整篇材料,也就理解了題干句子的意思:以小馮為代表的貧困戶,在脫貧摘帽的過程中,雖總有新問題出現,但都能得到解決,生活有希望,心里有盼頭。
小編推薦》》》
2023國家公務員考試招3.71萬人,10月25-11月3日報名,12月4日筆試
熱門推薦》》》【中公尊享會員:查看會員權益】【會員面試9項權益】
行測推薦》》》【行測刷題】【時政學習】【常識理論學習】【69.9元看180個核心考點】
申論推薦》》》【熱點素材每日積累】【申論補弱】【重要會議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