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課程>>>MVP學習網會員尊享系列課程 | 面試尊享9項權益
2023國考面試峰會 | 面試常見問題 | 專業專項課程 | 稅務重點題型 | 外交部寶典 | 面試達人進階 | 如何克服面試緊張
高額的分數占比、答案都在材料中的思路,還有文章寫作“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大分差讓許多同學對申論科目又愛又恨。以至于很多考生抱著隨緣的心態去學習看待這一科目,但無論何時請謹記,我們的付出會和收獲成正比,但更要謹記,付出一定是找準方向的付出,有目的的付出,今天MVP學習網謹以此文,淺談申論備考“小貼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精準審題
問什么答什么的基礎邏輯,“大道至簡”地點明了申論得分的關鍵。所謂“辦事不由東,累死也無功”,審題的精準度將直接決定答題的邏輯,找點的方向,也就是得分的可能。先以簡單的例子作為切入。題目一:簡要概述局區合一改革的成效。題目二:請概括材料中基層治理中存在問題的危害。兩道題看似都是概括邏輯后端,表面上區別僅在于一個積極一個消極而已,其實并非如此。以題目一為分析依托可發現,“局區合一”為作答對象,且作答對象微觀,因此可理解相關要點更傾向于:推動了,帶來了,促成了……等相應積極表達即可,簡單地說,答案內容統為影響。而分析題目二可理解為作答對象為基層治理中存在的問題,相較于題目一,對象更為宏觀,且無法直述其危害,因為沒有依托!所以答題邏輯便可理解為:問題一。危害………。也就是以問題為依托闡述影響。對比之下,可見細節。總結而言,如果審題不精細會導致找點方向大幅偏差,從而無緣高分。
再比如,2022江蘇省考申論B卷概括爭議的原因。特殊的作答對象讓許多考生在考場“抓耳撓腮”,其實不妨回歸簡單的語言。爭議的原因,我們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爭議?桌子上有一瓶水,我喝了認為是苦的,小王喝了認為是甜的,是不是就產生了爭議呢?那爭議在何處?在對于水味道的感知!也就是爭議就是聚焦某一話題不同的看法!那彼此的觀點是否就構成了爭議的前端邏輯也就是爭議的原因呢?所以,對于爭議的概括便是找到材料中,聚焦于同一話題的不同觀點,不同認知!也就是說,特殊的作答對象,在細致地分析題干,充分理解之后,不難找到思考邏輯,找點邏輯。但最簡單的一步,往往最容易被忽略,也成了諸多遺憾的關鍵。
二、理解材料
申論作答核心之二為讀懂材料,材料出處即為答案原處,這是申論的基礎邏輯,但一方面源于考察綜合概括的原因導致許多考生在應試做題之時總會糾結,到底是抄寫材料還是對于原材料進行凝練提取,此時只需謹記一個原則,就是尊重材料邏輯。但所謂的尊重材料邏輯并非意味著隊員原材料原文的謄寫,如此便失去了歸納概括本身的特征。換言之,到底要不要用原文表述作為提取答案,需要考慮原材料的表述是否精準。例如:讓群眾走近執法,了解執法,營造“群眾理解,社會支持”的社會管理氛圍……關注原材料可知,原文在強調社會管理工作。參考社會治理相關話題,當群眾參與到治理過程中,社會管理工作由管理走向治理,行動取向由管控走向法治。便可綜合提取為“營造法治氛圍”。此便為理解材料之綜合概括。
申論的學習是一個過程,必然會經歷不同的心態,不同的階段,在備考中,也希望諸位考生能一步一個腳印,按部就班地復習的同時,做好復盤工作。爭取一鳴驚人。
小編推薦》》》
2023國家公務員考試招3.71萬人,10月25-11月3日報名,12月4日筆試
熱門推薦》》》【中公尊享會員:查看會員權益】【會員面試9項權益】
行測推薦》》》【行測刷題】【時政學習】【常識理論學習】【69.9元看180個核心考點】
申論推薦》》》【熱點素材每日積累】【申論補弱】【重要會議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