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民心。”人民群眾是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決定力量,為民服務的水平和效能影響著群眾滿意感、安全感的提升,關系著我黨執政根基的穩固。因此,要以民為本,提升為民服務效能,向民生交出“滿分答卷”。
樹立服務意識,為民服務有“溫度”。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是前進的旗幟,干部只有從意識層面認識為民服務的重要性,才能真正腳踏實地做實事。黃文秀在山洪來臨之際,為早日部署抗洪,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連夜趕回百坭村,將生命永遠定格在這片奮斗的“熱土”。與之相反,當前也存在部分干部不愿意主動作為,習慣于“下命令、被安排”,缺乏工作主動性創造性,使得各項民生工作、民生政策未落到實處。因此,基層干部必須高度自覺,不斷增強民本意識,強化民本理念,將群眾的利益需求時刻放在心中。
轉變工作作風,為民服務有“質感”。干部的作風是人民群眾認識、了解干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的出臺,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得到有效遏制。但仍存在端架子、打官腔,搞形式、走過場,遇事推諉扯皮、紙上談兵、弄虛作假等不正之風,其根源在于工作作風建設不到位,長此以往,不但會敗壞干部隊伍風氣,破壞政治生態,也會影響政府形象,疏遠干群關系,致使各項政策難以推進、落實。因此,要進一步加強我黨的作風建設,讓黨員干部自覺摒棄不正之風,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為群眾辦好民生實事。
創新服務方式,為民服務有“速度”。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當前社會形勢深刻變化,各種新技術、新模式應運而生,新矛盾、新挑戰也隨之而來,對政府、干部的服務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浙江省平陽縣實施提前、就近、聯合“三跑”,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讓人民群眾辦事更加便捷高效;疫情期間,干部利用直播帶貨,宣傳本地農產品,拓寬了銷售渠道。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一不是服務方式創新的體現。可見,唯有立足實際,推陳出新,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以更高的服務效能,讓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第一個百年目標已照進現實,我國進入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提高服務效能,做好民生工作是永恒的時代課題,“十四五”藍圖已然繪就,唯有以更深化的意識、務實的作風、創新的方式做好民生服務,方能再次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時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