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申論題目的時候,同學們往往會出現沒思路,答案得分不樂觀的情況,關鍵還是得“聽懂話,看懂題”,能夠深刻明白考官想考察的是什么?今天MVP學習網帶大家來學習。
一審題干,明確閱讀材料時的找點方向。審題的目的確定找點方向。
例1:請歸納總結我國經濟運行過程中存在的桎梏。根據作答對象決定關鍵詞為“問題詞,負面表述”;
例2:總結提煉S村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探索。根據作答對象“探索”一次,可以判定閱讀關鍵詞為“好的做法”;
例3:請概括我國土改政策發展全過程。這種作答對象不常見,根據生活進行理解,舉常規例子,例如,描述雞蛋煮熟的全過程,會描述為“前5分鐘,雞蛋為液態;過了10分鐘,雞蛋為半固態,最后5分鐘雞蛋為固態;”所以說描述過程需要包含“時間+狀態”;那么在找點的過程中要關注時間詞,已經土改政策的狀態,如果材料描述到群眾的狀態,一律不寫,是作為干擾內容誤導考生;
例4:要求概括“新”“新變化”“變化”,閱讀材料過程中要關注①時間詞:以前,現在;1978,2003;新思想,老習慣;②完結時態詞語:建成了…;改變了…;修改了…;③直接要點:變化是;改變;改善;不同;注意“新”和“新變化”更加側重于現在或結果,以前寫不寫看字數。
二看要求,明確評分標準。在說明評分標準之前,有必要了解,閱卷原則,雙人閱卷,踩點給分。準確-在雙人閱卷的基礎上,每個理解程度不同,表達方式不同,也就是要求我們在作答中盡量使用原詞原句,方便考官理解。
全面-申論閱卷原則是踩點給分,而我們無從判斷答案中會包含哪幾個要點,所以在作答過程中,要寧濫勿缺,只要符合作答對象的關鍵詞,全部都要勾畫,抄詞不抄句,只寫短句子。例如,題干要求概括做法材料一般情況下,有十五個做法,參考答案會呈現8個左右,想要符合參考答案的唯一的方法就是都寫。
有條理-有些材料在呈中,比較雜糅,要點之間有交錯,答案呈現比較散亂,所以在找點結束之后要進行分類整合加工。
特殊要求:在非綜合分析的題目中,如果要求中指出“觀點明確,內容具體,舉例恰當”此類型表達都是要關鍵詞前置;比如在對策題還會出現“措施具體”。貫徹執行字數較多,默認關鍵詞前置。200字以上一般情況都要前置;150字左右,要點數為5個,每點30字,可以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