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在萬眾矚目中勝利召開。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當中,涉及大量的古代成語,與當下的社會治理局面相契合,在申論備考中,積累作文優化詞句,也成了必要環節。接下來跟著MVP學習網看看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哪些成語可以學習借鑒吧。
一、革故鼎新
出自《周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去掉舊的,建立新的。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革故鼎新、自強不息。習近平總書記也對全黨同志提出要求,要“勇于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各方面創新,通過革故鼎新不斷開辟未來”。其他關于革新的優秀詞句也有許多,如:“不日新者必日退”、“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二、天人合一
中華文明歷來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莊子講:“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認為人與自然萬物有著共同的本源并遵循共同的法則,因而能夠構成相互聯系的系統整體。北宋張載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以及“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思想,強調包括人在內的天地萬物的內在統一性。當下我國發展理念當中時刻強調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三、天下為公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禮記》謂孔子理想的“大同”景象。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為天下人所共有,因而可實現“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世界”。習近平總書記在很多場合,都曾引用《禮記》里的這句話,表達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初心追求和天下為公的博大胸懷。
四、民為邦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出自《尚書五子歌》。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所在,老百姓生活安定了, 國家就會安寧。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引用“民為邦本”這句典故,他強調,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執政就是要為民造福,而只有做到為民造福,我們黨的執政基礎才能堅如磐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