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測考試中,選詞填空的詞語辨析是很多考生高分路上的攔路虎,尤其是在詞語二選一的時候,很多考生會將“讀起來順口”當成是辨析標準,卻忽略了空缺需求,導致的結果是——正確率全憑運氣。今天,MVP學習網在此跟大家分享一個常見辨析角度——含義側重,及其辨析方法。
所謂含義側重,指的是詞語之間語義相近,但是,強調的重點不同。例如“前赴后繼”與“前仆后繼”皆能傳遞向前之意,但在強調的重點上,前者側重于勇往直前,后者側重于不怕犧牲。
這是如何辨析出來的呢?此時可看出方法很重要了。
大家有沒有發現“前赴后繼”與“前仆后繼”這兩個成語,僅有一字之差,“赴”與“仆”。所以,要對它們進行辨析,我們可以從這兩個相異的語素入手,“赴”指前往、趨走,引申急速義;“仆”指向前跌倒。由此,便可知道二個成語的各自側重。
這種利用相異語素進行辨析的方式,是含義側重辨析過程中常用方法——語素分析法。也就是說,當一組詞既有相同語素,又有相異語素時,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相異語素的不同側重,辨析二者的區別,選擇更符合空缺側重點的一項。當然,就算兩組詞之間沒有相同語素,該分析方法依然是可以使用的。
【例1】多年宣傳之后,垃圾分類真的要走入每個中國家庭的生活了。在這場與垃圾__________的拉鋸戰中,中國是否能借助垃圾分類扭轉局勢,并通過利用自身的回收行業優勢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真正解決垃圾問題,避免重蹈發達國家的覆轍,我們__________。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殫精竭慮 翹首以盼
B.曠日持久 拭目以待
C.分秒必爭 整裝待發
D.勢均力敵 胸有成竹
【核心解析】B。第一空,通過空前的指代詞“這場”,我們可以知道與垃圾的拉鋸戰,指的就是前文提到的多年宣傳后的垃圾分類,既然宣傳了多年,那么,這場拉鋸戰自然也是持續了很長時間,所以,空缺的側重點是“持續了很長時間”。A選項“殫精竭慮”,“殫”、“竭”都是用盡的意思,側重費盡心思;B選項“曠日持久”,側重持續時間久;C選項“分秒必爭”側重于一分一秒也要爭取;D選項“勢均力敵”則側重雙方力量相當。四個選項中,僅有B選項的“曠日持久”側重點與空缺側重點相符。二空拭目以待亦符合文段意思。故本題答案選擇B選項。
【例2】5G網絡的建設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無論對于運營商還是產業鏈中的其他企業都極具挑戰性,不能指望________。毫無疑問,5G時代正在到來。中國既要避免盲目自信,也不能_________,我們應把5G作為科技創新的一個突破口,抓住機遇,__________,實現自我突破。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立竿見影 自暴自棄 腳踏實地
B.一日千里 夜郎自大 逆水行舟
C.勢如破竹 謹小慎微 砥礪前行
D.一蹴而就 妄自菲薄 迎難而上
【核心解析】D。第一空,通過否定詞“不能”,我們可以知道空缺處不能指望的事情,與上文的“復雜的過程”、“挑戰性”語義相反,即“不復雜的過程、沒有挑戰性”,這也正是空缺處成語含義的側重點。A選項“立竿見影”通過分析語素可知道,該成語側重豎起竿子立刻見到影子,見效快;B選項“一日千里”,側重一天行進千里,進展快;C選項“勢如破竹”側重形勢如劈竹子,節節勝利,沒阻礙;D選項“一蹴而就”,側重踏一步就成功,耗時短、很容易。四個選項中,僅有D選項的“一蹴而就”,能夠符合“不復雜的過程、沒有挑戰性”的側重義。二空三空妄自菲薄、迎難而上也符合文段意思。故答案選D。
通過這兩個例題的分析,相信大家已經初步掌握含義側重的分析方法,也知道了該如何利用含義側重去排除干擾選項。在行測備考中,相信大家只要勤學多練,將方法真正融會到做題過程中,那么,在考場上便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