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同時要求,建設數字中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這為未來即時零售中線上線下融合指明了方向。隨著穩增長各項舉措取得更明顯成效,線上線下相融合在提振消費內需、促進高質量發展上的作用將進一步突顯。應當說,此次實體門店大規模參與“雙11”,僅僅是開始。未來,實體門店應當更加積極地擁抱數字化,轉變觀念,培養人才,在軟硬件上都增加投入,才能抓住即時零售的萬億市場“新風口”,共同推動零售行業升級,在新發展格局的“雙循環”中大顯身手。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線上經濟不斷向前邁進,線下實體經濟凸顯黯淡色彩。即時零售的出現,讓本就慘淡的實體經濟再現新活力。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1.概括話題,提煉觀點。所謂即時零售,是指消費者線上下單,線下最快30分鐘左右即可送達。由美團等科技零售平臺上衍生出的這種新業態,為實體店大規模參與線上競爭、分享行業發展紅利創造了重要契機。
2.分析積極意義
(1)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雙11”已歷時14年,一直是一年一度的線上銷售狂歡。線下實體商家不僅難以分享紅利,還常有被奪食之感。就實體店而言,高額的門店租金、單一的消費場景、不穩定的客流,疊加疫情沖擊,生意越來越難做。即時零售的出現,為實體經濟實現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途徑。
(2)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一直以來“雙11”購物都存在一定的體驗感不高的問題,比如待貨期過長,預售模式弊病等。而依托于本地門店發展的即時零售業務,利用超快速配送的服務模式剛好彌補了這一缺陷,也更加符合消費者的需求。
(3)實現線上線下經濟雙贏格局。即時零售+實體門店相結合的新消費模式,有效打破了原有線上線下互相對立的局面。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近日發布的《2022年中國即時零售發展報告》預測,即時零售的規模在2026年將超過萬億元。由即時零售搭建起的橋梁,正逐步推動線上線下實現雙贏。
3.存在的問題。部分實體店商家創新理念陳舊,未能抓住新風口;缺乏相應技術人才。
4.提出對策。
(1)轉變觀念。實體門店商家應積極轉變經營理念,更為主動地擁抱數字化,運用數字化技術手段跟上即時零售新消費模式的快車。
(2)培養人才。政府與學校做好長遠規劃,大力培養數字化人才,補充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3)加大投入。要在軟硬件設施上加大投入,加快步伐跟上即時零售的快車道。
(4)完善政策。政府層面做好頂層設計,為即時零售新消費新業態保駕護航。共同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