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行測數量關系題目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把一些未知量設為字母,而最終在計算的過程中,字母就會約掉。為此把未知量設為字母或是數字,結果是一樣的,而往往設成數字卻能使我們的運算過程更加簡便,因而特值法就是這樣一種簡便運算的方法。
例1.從家到超市,媽媽要走80分鐘,小紅要走100分鐘,小紅從家出發10分鐘后,媽媽發現小紅忘了帶錢,便立刻出發追小紅,則媽媽追上小紅的時間是:
A.30分鐘 B.40分鐘 C.50分鐘 D.60分鐘
【分析】對比這兩種方法,不難發現,我們正是把題干中的未知量設為特值,進而簡化了運算過程。那有的同學會有一個疑問就是什么時候可以使用這種特值法,那不難發現其中的特征便是題干中給出的信息都是圍繞一個量。
例2.一項工程,甲工程隊和乙工程隊合作4個月可以完成,乙工程隊和丙工程隊合作5個月可以完成,現在先讓甲、丙工程隊合作2個月,剩下的工程量還需乙工程隊做6個月,如果讓乙工程隊單獨完成這些工程需要多長時間?
A.20個月 B.18個月 C.12個月 D.10個月
思路總結
當題干給出的信息全部有關一個量的時候,此時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和公式將未知量設為特值,在設特值的過程中,所設的特值要保證后續計算能簡便一些(為所給數值的最小公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