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申論考試中的提出對策題,考生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字寫不夠啊”、“找到了問題不知道該怎么提對策”等等。面對此類問題,究其根本還是要把握住該題型的作答本質:歸納概括+一點分析,牢牢把握原則,再遵循提出對策的做題步驟,確保做題不憂愁。
第一,充分理解“歸納概括+一點分析”的作答原則
或許有考生會疑惑,提出對策提的要點對策,尤其是江蘇省考中的要點來源大多是間接對策,去哪兒歸納概括?這里的歸納概括,不單單是指概括材料中的直接對策,還有你對問題的概括及問題背后的原因概括,只有歸納概括準確這些,才能夠更加精準化地反推出我們的對策要點,這個反推就是分析過程了,只有前提條件理解透徹了,按照這樣的原則出發,去做提出對策題型,就能“把好”提出對策題型的“舵”了。
第二,按照作答方法的四步驟,一步一步來
申論題的四步驟“審題-找點-加工-書寫”,那么提出對策題型的四步驟有何不同呢?
審題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其一要注意問數,這道題是僅僅讓你寫對策,還是既要寫問題,也要寫對策,抑或是原因+對策?這里衡量評判的標準有幾點:1.題干的問法,如果題干中直接論述“請你概括……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當出現“概括”、“并”這些字眼的時候,那你就放心大膽地去概括+提對策了,一定是兩問;但如果題干問法開始模糊,又該如何處理呢?為了便于理解,下面就舉江蘇省考試題進行說明,比如江蘇省考2022年C卷中的第二題:“請就解決座談會中群眾反映的‘快遞進村難’問題,提出對策建議”和2019年C卷的第三題:“請對X村環境存在的問題提出治理建議”,這兩題都是江蘇省考的C類試卷試題,兩者最大區別就在于:2022年C卷“快遞進村難”這一問題問得比較具象化;2019年C卷的“環境存在的問題”問得比較抽象化,抽象化的問題可以進一步具象化,所以結論就是2019年的這一道題需要作答時把問題簡單概括上。2.分值+字數的考量,江蘇省考C卷往年來說,提出對策題型在20分,350字左右,如果某年分值和字數異于往年,那就酌情調整,分值高了,字數多了,用來概括問題剛好。其二是類別,雖然就往年出題情況來看,我們出普通提出對策題型的情況居多,但也不排除會出“工作思路”類別的提出對策,考生們不要被“工作思路”這四個字嚇到,抓牢本質,它就是帶有流程性、先后順序的做法對策罷了。
找點過程中,也要按照題目類別來說,其一是普通提出對策,找到三個大方向:直接對策、間接對策、常用對策。直接對策包含材料中所呈現的“面對此類問題,我們需要……”類似表達中的關鍵做法,也包含領導人講話、核心人物言論、政策文件內容中的做法,還包含各地的經驗做法,經驗借鑒時要注意適配性;間接對策,就針對材料中出現的問題或原因,反推分析得出,比如22年C卷中提到“只有一兩個村有快遞站點”,概括出來就是“快遞站點太少”,分析反推出“增設快遞站點”,就是如此“順滑流暢”;常用對策,考生們常常進入“我需要背很多,準備很多的對策”的誤區,其實常用對策是可以從你日常做題中積累的,以及現實生活中遇到題干中的情景該如何去做的措施,并不是一味生硬地去積攢背誦,申論是靈活的。其二是工作思路,工作思路的前期準備工作和后期總結工作是有規律可循的,前期準備工作經常涉及的有成立小組、安排人員、部署工作、調研分析等,后期總結工作包含長效機制、二次宣傳、不定期回訪抽查等,中期是因題分析,因需制策,需要考生們變通對待。
加工和書寫階段,就會容易些。加工按照跟歸納概括一樣的總分邏輯去呈現,整體的邏輯是:針對……問題,提出如下對策:1234……;而具體的邏輯是:標序號+前置關鍵詞+詳細展開具體對策(動賓搭配常見)。書寫也總是老生常談的內容,希望考生們能夠給考官一個見字如面的好印象,書寫工整,字跡清晰明了,達到美觀那就再好不過了。
最后,MVP學習網告訴大家,提出對策題型并不難,只要考生們思想上正確認知它,行為上正確對待它,多做多總結,總會成為提出對策題型乃至申論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