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論作文寫作的過程中,眾所周知案例缺乏是大多數考生共性問題,考生能最直接接觸到的案例全都來源于申論材料中直觀的案例,但材料中案例的真實名稱通常都被調換或直接用英文字母代替,不能直接用于下一次的作文寫作。因此在學習申論過程中,了解每篇材料的真實背景和案例改編的方式就極為重要,下面MVP學習網重點闡述材料的背景和改編的方式。
一、案例背景
如:2018云南省考“C村保護與開發的經驗”的出處為“高椅古村”。
1.簡介:中國十佳古村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歷史文化名村。位于共和國第一大將粟裕的故鄉——湘西南的會同縣的高椅古鄉境內。因其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地形宛如一把太師椅而得名。
2.布局:從整體來看,高椅古村的先輩們將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富有哲理的規劃布局融合在一起。村內保存有明洪武十三年到清光緒七年五百年間的古民建筑一百零四棟,總建筑面積近兩萬平方米。是湖南省迄今發現的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明清時期古民建筑村落,被專家譽為“江南第一村”、“民俗博物館”。
3.文化價值:高椅文化積淀深厚,蘊涵著非常豐富的古建文化、侗文化、民俗文化、巫儺文化、宗教文化和耕讀文化。
4.民居特色:馬頭墻、雕梁畫棟、紅黑魚塘、防盜缸。
二、案例改編
案例的改編依據著主體+處境+做法+結果+啟示的形成而來。
“高椅古村”突出的是農村的改變與成功,可用于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等話題。
如用于傳統文化保護:曾經,高椅古村像絕大多數農村一樣,面臨著房屋保護落后、年輕人外出打工、非遺面臨失傳等問題。但在將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富有哲理的規劃布局融合在一起改造鄉村的過程中,高椅古村一方面緊抓文化的“原色”,修繕房屋、保護文化,另一方面又把握文化的“彩色”,通過傳統文化發展旅游業,在保護了文化而定同時又激活的文化的魅力與活力。因此,農村的文化要在保護中發展,最終實現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