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世界制造業大會在合肥召開,大會現場,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帶來了自己的“黑科技”、新產品,為制造業發展增添了新活力與新動能。據公開資料分析,小巨人企業整體呈現出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占比高、研發投入大、占細分市場比例大、營業收入增長快等特點。
目前,工信部已培育小巨人企業8997家,其中部分企業的主導產品占據國內細分領域市場超過90%,2021年小巨人企業總體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對于小巨人企業的迅速發展,你怎么看?
各位考官,隨著小巨人企業迅速發展,“小巨人”這個概念對我們來說已經并不陌生了,他們有的專做一個精密零件,有的專做一件小商品,逐漸成為細分領域的“冠軍”明星。小巨人的發展為我國制造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又充分證明了“創新”是制造業發展的關鍵所在。接下來我從以下四個方面談談對小巨人企業迅速發展的看法。
小巨人企業為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能。新時期是我國經濟有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傳統制造大國的中國雖然在制造業整體規模上牢牢占據優勢,但卻弱在核心關鍵領域技術上,出現了“卡脖子”的問題。小巨人的崛起,逐漸突破了多個卡點、堵點,并創造了巨大的利潤,為我國制造業的行穩致遠找到了新的錨點和動力源,非常令人欣喜。
小巨人企業的迅速發展是技術創新的成果。小巨人的崛起雖然也有時代機遇的助力,但更重要的因素還是堅持創新。小巨人企業在對內缺乏前人經驗可循、對外遭到層層封堵的情況下,之所以能夠突破桎梏,就在于平均研發強度達到8.9%,這也給了其他企業一個清晰的信號。
再次,小巨人企業的發展并非高枕無憂。小巨人在迅速崛起,但它畢竟還是“小”,其抗風險能力比大中型企業、過期顯然是弱得多的,加之研發投入多,這就使它們變得更加“脆弱”。
最后,小巨人企業的發展還需多措并舉。小巨人是富有希望的,但也是脆弱的,這就需要從多方面呵護它的成長。營商環境上,要進一步精簡優化商事制度,創造公平競爭的經營環境,甚至提供一定傾向性的服務,保護好小巨人的知識產權;制度上,要打通小巨人與大企業的協作交流通道,使上下游合作更加密切;技術上,要繼續為小巨人提供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技術支持,為發展先鋒提供充足的動能;政策上,要進一步減輕小巨人的發展負擔,使其輕裝上陣。
各位考官,我認為總結下來就是一句話,小巨人是現在的新星,未來的主力,但它仍然需要我們的精心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