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對于申論考場作文來說,“有文采”是發展等級的重要標志。在立意準確,結構勻稱,論證充實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提升檔次,必須靠語言文采取勝。比喻是常見修辭手法,運用得當,可以增添文采,也可言簡意賅表達思想觀點。下面,MVP學習網就來幫大家掌握“對仗”活學活用之法。
一、定義
對仗又稱隊仗、排偶。它是把同類或對立概念的詞語放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使之出現相互映襯的狀態,使語句更具韻味,增加詞語表現力。
對仗,就是詩詞中的對偶。對偶,就是把同類或對立的概念放在詩詞句中相同的位置,使之并列起來。具體要求是對偶句即對仗句字數相等,句法相似,詞性相同或相反,詞意相關或相對,平仄相對,一一對稱。這種對仗現象的真正淵源,在于古代詩文中的對句。我國古代最早的書籍之一的《易經》,其《系辭》中說:“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另一部古書《老子》中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后相隨。”《詩經》中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些對偶,都是適應修辭的需要的。到后來,隨著四六體駢文和五七言律詩的出現,對仗才逐步規則起來,形成對仗的標準。并在此基礎上,演化出對聯及其藝術。
二、規則
一般地說,對仗的規則是:
第一,出句和對句的平仄是相對立的。
第二,出句的字和對句的字不可重復。
這個規則,是律詩和詞中的對句所必須遵循的。
但是對于申論文章寫作而言,不需要強調平仄相對,只需要關注句式工整即可。
三、寫作示范
(一)標題對仗應用舉例
1.以科學理念之方,還海闊魚躍之景
2.以保障制度之衣,暖務工人員之心
(二)開頭對仗應用舉例
1.14年的抗日戰爭打出了中國人的骨氣;8年脫貧攻堅,夯實了中國人的底氣。
2.“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鄉土是情;“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鄉土是根。
(三)分論點段旨句對仗應用舉例
1.勤于做“加法”,重點是補短板。勇于做“減法”,重點是降不良。善于做“乘法”,重點是建制度。敢于做“除法”,重點是控成本。
2.開好分類施策“藥方”。照好先進典型“鏡子”。搭建以學促做“平臺”。
自古以來,文人騷客以左右文字對稱為美。對仗手法形式簡單,朗朗上口,所以容易被閱卷人喜愛。對仗式寫法講究左右對稱,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例如:完善制度建設,保障海洋健康。完善和保障都是動詞并且相對應,制度建設和海洋健康都是名詞并且相對應。這就是最基本的寫法。當然也可是左右兩邊5個字,6個字,7個字等的對仗結構,一樣能清晰地表達文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