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概括作為申論考試中的基本題型,是學習申論的入門題,但也是多數考生失分的常見題。歸納概括的核心是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這兩項能力貫徹整場申論考試,是申論的基本得分點也是突破拔高點,尤其是近兩年國省考在歸納概括題型中加入綜合概括能力以后,該題型的難度系數在逐漸提高。今天MVP學習網給考生介紹一下歸納概括題的解題技巧,讓我們對其能力有更清楚的認知,從而為整場申論考試打下堅實基礎。
步驟一:審題——明確找點方向及要求
1、范圍:從哪些材料中找點
2、題型:具體要概括什么內容——常見概括內容:問題、原因、影響、對策
3、限定詞:主體、時間等修飾詞——進一步限定
得出思路:從哪些材料中圍繞誰具體找什么點
步驟二:找點——根據審題要求從材料中找全要點并做好標注
具體方法:
1、詞句閱讀準確確定要點
詞閱讀:問題詞、原因詞、影響詞、對策詞、關聯詞等——材料中相關要點通常有固定的搭配表達,比如談到問題時會有常見詞:不足、確實、瓶頸、障礙等問題詞;談及原因時通常有:究其原因、由于、因為等原因詞;談及影響時通常有:有利于、有助于、阻礙了、阻撓了等影響詞;談及對策時通常有:應、需、要等對策詞;而將以上內容串聯起來的還有關聯詞:同時、此外、然而、甚至等。
句閱讀:一些段落中的關鍵句對于整段話通常有明顯的概括總結作用,是輔助組織答案的有效內容,通常表現為一段話的首尾句,或者是案例材料、數據材料前后文中的觀點句。
2、對要點做好標注——分好類的前提
在做題找點時要做好要點的標注(做個記號),建議可以直接把內容相同相似的要點標注成為同一序號,比如都標注為“問題一”,這樣在后續的書寫過程中就可以把標注相同序號的內容放在一起看,再從中找出具有概括性/代表性的詞做小標題,將剩余部分羅列,以便表述條理更為清晰。
步驟三:加工——對找到的內容進行加工提煉使之精準表達
由于答題紙上的格子限制,直接原文照抄會出現字數不夠的情況,所以需要對要點進行加工提煉,具體方法:在答題紙上,對于較多的要點內容如何直接抄到答題紙上。
(一)基本方法:寫成名詞性短語
1、問題/原因:寫成帶問題詞的名詞性短語。比如:(限定詞)+資源匱乏、交通不便、基礎設施有待夯實、政策扶持不到位、勞動力素養偏低、文娛設施建設薄弱、人才不足、缺少經濟建設人才,文化人才隊伍不健全,資金不足等。
2、對策/原因:寫成動名詞短語。比如:(限定詞)+加大資金投入,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百姓健康素養,出臺網絡直播管理制度、制定地攤經濟規范經營機制、加強執法力度等。
3、影響/原因:寫成帶影響詞(動詞)的名詞性短語。比如:(限定詞)+有利于轉變政府職能、能夠提升群眾生活的幸福感、可以激發群眾參與熱情、有助于政策的科學性、推進了民居環境的改善。
(二)其他方法:結合材料或自身積累用較短的語言對冗長的內容進行同義替換
步驟四:書寫——將全部內容按照總分結構進行答案組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