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面對申論習題都有這樣一個疑問,即我明明每道題都做了,并且都寫得滿滿的,為什么我的分數還是這么低?其實申論分數低的原因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今天MVP學習網主要來談談同學們的共性問題:找點不準確。大家都知道審題很重要。要帶著題干的任務回歸材料尋找要點,但是大家真的會找點嗎?MVP學習網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正確的找點應該如何開展。
一般來說,關鍵詞的來源主要為以下三點:一是材料中直接就能應用的關鍵詞,如讓我們尋找A市做法時,由A市這一主語引領的動詞,多數情況即可直接抄上;二是對材料中的案例、數據進行分析,提煉關鍵詞,這種情況更為常見;三是個別情況,我們要根據自身的知識背景去添加補充一些信息,如作答提出對策時,對策的來源可能就是自身經驗的積累。
那么今天MVP學習網重點就來圍繞第二種最常見的方式進行講解。究竟如何根據案例提煉作答要點。
一.關注關聯詞
當我們在作答時要關注串聯材料的關聯詞,如并列性關聯詞出現,意味著它串聯著兩個內容要么都是要點、要么都不是要點;轉折性關聯詞出現,并不意味著只有轉折后面需要注意,有時,轉折前面的內容同樣很重要。具體的相信大家都比較清晰,所以這里老師就給大家補充一些我們在材料中常見的關聯詞:
并列:和、也、還、除此之外、除了、另外、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第一…第二…
轉折:但是、可是、然而、卻…
二.關注標點符號
除了我們常說的關聯詞至關重要以外,在實際做題中,標點符號的出現往往也要引起注意:
省略號(…):省略號的出現會將一段話劃分成兩個部分,省略號前面的內容是具體展開,省略號后面的內容則是對前面內容進行總結。這時答案如何選取就要根據作答任務來決定了,多數情況下,省略號后面的總結內容更為重要!
冒號(:):冒號的出現意味著解釋說明,也就是說冒號前面的內容是一種高度概括性內容,而冒號后面內容則是具體展開。有時我們會發現冒號前內容過于籠統,則需要根據后續解釋說明進行理解;而有時,冒號前面的內容已經可以概括,后面的內容是在詳盡舉例解釋,那自然只選擇前面內容作為要點即可。
分號(;):分號的存在類似于并列關聯詞,它所引領的內容往往是并列的。
三、關于刪減要點的小技巧
當我們利用上述方式找出要點后,不能匆忙地將找到的內容直接抄寫,因為多數情況下我們找到的要點是完整的一句話,全部抄寫會導致最終字數超過規定字數,因此,還需要很重要的一步,即加工。關于加工有以下小技巧:
“的、等”:一句話中如果有“的、等”這樣的詞語,那么“的、等”前面的內容都可以省略,它的存在是為了修飾后面的詞語。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找出來的要點不是如此簡單的刪減可以解決的,還需要自己用一些高端詞去概括,而這些則需要各位同學日常的積累了,只有不斷做題,才能掌握答題的語感與知識。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各類技巧再好,也少不了同學們的實踐加以掌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