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析是行測考試中的拿分“神器”。好多小伙伴通過練習能達到90%以上的準確率,剩下的10%中就包含著出題人設計的陷阱,成功識別陷阱,就能讓成績更進一步。今天就跟著MVP學習網一起認識一下這些常見的數據陷阱吧。
一、平均數的單位
平均數作為資料分析里的重要考點,幾乎每年考試都有它的身影。平均數的基本公式為一般情況下,確定誰是總量,誰是份數,直接計算并結合選項勾選正確答案即可。看似簡單的背后,卻有著小陷阱——平均數的單位。
2017年,某省全省園林水果面積1987.30萬畝,比上年增長4.8%。其中,棗的掛果面積為262.74萬畝,同比增長12.6%;2017年,該省全省園林水果產量1801.02萬噸,增長5.1%。其中,棗的產量為87.23萬噸,同比增長5.0%
問題①:2017年該省棗的單位面積產量約為( )斤/畝?
A.332 B.445 C.664 D.1075
【核心解析】C。題干所求單位面積產量即平均數。轉化成平均每畝多少斤棗的問法,可知面積作份數,產量作總量。此時代入公式結合選項易選錯成A。那么思路沒有問題,具體性錯在哪里呢?題目所求為每畝多少斤,題干給出的單位是萬畝和萬噸,需要把噸換算成斤才是正確答案。
這是考試中經常考到的易錯點,在平均數答題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單位是否需要換算。
二、倍數和翻番
倍數在考試中常見,也是資料分析里容易得分的知識點。多幾倍和是幾倍的問題,隨著做題量的增長已經逐漸被大家克服,而翻番經常出現在綜合判斷題中的某個選項,遇到類似題目的情況不多,漸漸演變成了新的陷阱。
在求番數時,先求是幾倍,再根據求出的倍數確定番數。
2019年全國個體戶數為8261萬戶,其中城鎮個體就業人員為11692萬人。1995年個體戶數為2529萬戶,其中城鎮個體就業人員為1560萬人。
問題:2019年全國個體戶數比1995年翻了三番多。(判斷正誤)
【核心解析】題干問的是翻番問題。先求是幾倍,再求翻番。
2019年全國個體戶數是這里需要注意,是3.3倍,并不代表著,實際實現了3番。所以2019年全國個體戶數比1995年翻了1番多;也可以說翻了不到2番。
由于類似題干在綜合判斷中出現較多,大部分考生算出3.3倍大于3,就默認實現了3番,而忽略了翻番的實際含義,實際卻是1番多,這就是考試中翻番最容易犯錯的陷阱。
以上就是MVP學習網總結的兩組常見數據陷阱,希望對你備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