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開創新局面,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前不久,《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綱要》一書出版發行,引發學習熱潮。如今,在廣袤的神州大地,從滾滾長江到九曲黃河,從東北平原到青藏高原,從西北內陸到熱帶海島……一幅美麗中國的畫卷正舒展開來。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綱要》一書出版發行,引發學習熱潮。明確了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的理念。對此,請談談你的理解。
1.解釋含義,解釋道理。
習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對于我們深刻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順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體現著先進的生態理念和濃厚的為民情懷。
2.分析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1)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既是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的必然要求,也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題中應有之義。
(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條件的改善,生態環境在群眾心中所占比重不斷提高。人人都期盼享有更加優美的生態環境,人人都希望享受更多優質的生態產品。
(3)生態質量就是生活質量,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環境。發展環境除了制度建設之外,生態文明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一座生態宜居、綠意盎然的城市,對企業、人才都更具吸引力,能吸引來更多投資和資源。
3.實現生態環境改善的對策。
(1)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2)多元化宣傳推廣。通過公眾號、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宣傳環境保護理念,增強綠色低碳意識,將環保融入日常生活,從愛惜每一滴水、節約每一粒糧食做起,從隨手關燈、綠色出行等點滴小事做起。
(3)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完善生態文明制度的相關細則,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制度化法治化軌道。結合推進生態環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環境督查工作力度,嚴肅查處違紀違法行為,著力解決生態環境方面突出問題。讓人民群眾不斷感受到生態環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