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詞填空是行測言語理解中的必考題型,看似簡短的文段,卻讓很多考生“食不知味”、“眠不安枕”。究其原因,無非是刷題不少,但是正確率不高。要拿下選詞填空這塊“硬骨頭”,我們首先要明確選詞填空的題型特點。這類題一定是出題人在一篇已經寫好的文段當中摳出一至三個詞放在選項中,同學們需要在四個選項當中找到與文段更契合的詞語。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了解文段作者的寫作思想以及出題人的出題思路就尤為重要。出題人一般不會平白無故給出一個不設空的完整句子,而這些句子會給我們選擇答案帶來重要提示。我們來看道題目:
受海平面上升的影響,一些島國可能被淹沒,部分國際援助機構為此急匆匆在當地建造防波堤或其他防護措施。而事實上,有些島嶼非但不會被海水淹沒,根據自然發展的過程,它們的海拔高度反而可能會上升。這種________當地實際情況和科學原理,不顧當地居民感情的________“善行”,已經被證明是失敗的。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偏離 草率 B.違背 過度
C.忽略 虛偽 D.無視 魯莽
【核心解析】D。
文段首句不設空,說明了部分國際援助機構急匆匆地建造防波堤或其他防護措施。第二個未設空的句子通過“事實上”轉折,說明根據自然發展過程有些島嶼不會被海水淹沒。第三句空前指代詞“這種”指代前兩句話所介紹的情況,說明這些國際援助機構沒有考慮到有些島嶼不會被海水淹沒,沒有考慮他們的自然發展過程,這就是該空所要填的詞語含義。
A項,“偏離”指離開原定的軌道、方向等。與空義不符,排除;
B項,“違背”指不遵守,不符合。與空義不符,排除;
C項,“忽略”由于疏忽或不重視沒有注意到。但該空并不是表達疏忽或不重視,排除;
D項,“無視”指不放在眼里或不認真對待。基本可以體現出部分援助機構沒有考慮到有些島嶼發展的自然過程,因此通過第一空我們基本可以確定答案為D。
第二空修飾“善行”,而這個“善行”指的就是上文中描述的援助機構急匆匆地采取措施而沒有考慮到這些島嶼不會被海水淹沒的自然發展過程。
D項,“魯莽”指做事不經思考,草率馬虎不負責任。符合空義,因此D項當選;
A項,“草率”側重敷了事。與空義不符,排除;
B項,“過度”側重超過適當限度。與空義不符,排除;
C項,“虛偽”側重作假、不真實。與空義無關,排除。
因此綜合兩空,D項為最佳答案。
通過這道例題我們可以看出未設空的句子對空義分析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未設空的句子就是出題人給出的重要提示。當我們站在“上帝視角”,分析題干的時候就能更容易體會到出題人的良苦用心,對我們釋放的善意。在以后做選詞填空的時候,我們要站在更高的視角體會這份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