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架快遞無人機,從精準投遞到便捷運送,科技進步日益凸顯;一排排智能收割機,從春種秋收到溫濕監測,鄉村發展突飛猛進;一節節網絡課堂,從情景模擬到個性化定制,教育價值日漸提升……不管是產業的創新,還是教育的變革,從互聯網到物聯網再到人工智能,正在發生的未來越來越多,也正在打破著種種桎梏。故而,只有樹立面向未來的前瞻性思維,創新業態模式,才能讓不斷煥發生機,才能真正贏得未來。
培育前瞻性思維,用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牢固經濟底氣,面向未來。現如今,我們處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時代。我們要在新時代的大環境中作出自己的選擇,開始自己的行動。正如堅持質量為先、人才為本的H集團,創新發展模式,創建新平臺,憑借過硬的實力成為中國家居行業的品牌標桿。曾經“空中不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沙礫滿地跑”的寧夏小鎮,在黨中央東西對口扶貧協作政策的實施下,脫胎換骨成了百姓致富的金沙灘……重溫一部部產業改革傳奇、重回一幕幕改革現場,一朵朵與波瀾壯闊相遇、與激蕩涌動共躍的浪花,匯入未來發展的大潮,生動見證著產業要“從‘新’出發”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關鍵抉擇。
培育前瞻性思維,用創新推動鄉村建設,激發鄉土活力,引領未來。嶄新的時代與嶄新的動力,無論是機遇還是挑戰都是發生改變、有所躍進的機會。曾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停工停產的貧困村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順應時代,開拓新的銷售渠道——直播平臺讓當地被習近平總書記點贊的特產柞水木耳暢銷。但是,也有部分村莊因地處偏遠、勞動力大量流失,怨聲載道,萬事“聽天由命”,“等要靠”思想嚴重,只顧眼前利益,終將返貧。柞水木耳和等要靠村莊的不同事例生動地闡釋了憑“新”而變在鄉村振興建設中的重要性。奮進未來,危與機并存,美麗鄉村更要學會危中尋機,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
培育前瞻性思維,用創新促進個性挖掘,滋養教育生機,贏得未來。面對變化,謀眼前,更要看長遠。人大代表唐校長曾說:“今天孩子的全面素質,就是國家未來的整體實力,也就是社會的幸福程度?!边@句話也證實著,無論處在什么樣的時代,未來,一定都是屬于朝氣蓬勃的青年一代。而當下,很多教育學者坦言,害怕學校將學生培養得像“機器”。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終生運動者和問題解決者,給孩子們健全而敢于突破的人格,贏得未來的幸福。教育是一門引導的藝術,我們需要創造無邊界的學校生活,打破學科和校際限制,讓學生真正發揮想象力的力量,去創造更多的可能性的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我們的未來屬于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未來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未來的萬千氣象,容不得思想的停滯;未來的蓬勃朝氣,激勵著每一場變革。只要我們始終保持居安思危的前瞻意識、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我們就一定能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