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有道,富民為始。”共同富裕是中國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發展階段新變化,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為促進共同富裕提供良好條件。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既要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創造和積累社會財富,又要防止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目標。
“穩就業”是共同富裕的出發點。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是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穩住就業這個基本,居民就有了收入和消費,經濟社會大盤就有了穩定的基石。2021年以來,從國家印發的《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到實施2021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行動規劃;從持續做好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就業幫扶,到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保障權益……我國就業優先政策持續發力,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唯有推動就業這個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根基工程高質量發展,才能為實現共同富裕筑牢堅實基礎。
“保分配”是共同富裕的落腳點。實現共同富裕目標,首先要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共同富裕沒有捷徑,必須在高質量發展中去推進,必須依靠全體人民奮斗來實現。要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通過加大稅收、社保等調節力度并提高精準性,激勵引導人民群眾通過辛勤勞動,創新創業創造實現致富增收,通過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構建橄欖型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使人民在奮斗中對發展成果的享用安心、放心、舒心。
“遵規律”是共同富裕的著力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正處于并且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不能做超越階段的事情。”從長遠看,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在動態中向前發展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就意味著,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要于發展規律相契合,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在現階段,必須統籌需要和可能,按照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循序漸進。與此具備條件就盡力去做,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在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領域精準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有苦干實干的沖勁,有穩中求進的務實,有水滴石穿的韌性,共同富裕的目標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共同富裕的美好圖景就一定能在神州大地上實現。

